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維持線上學習熱度 中小學擬每月實施一次

2023/1/27 10:0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7日電)COVID-19疫情使線上學習飛躍發展,為了維持熱度,教育部建議中小學在疫情趨緩後,宜維持每月1次或每學期3到4次線上學習。教育團體提醒,應給予師生彈性,避免訂出績效指標。

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學校暫停實體課程,師生被迫網路上課,卻也讓線上學習迎來一波飛躍性的發展。如今疫情趨緩,教育部仍建議學校維持適當的線上教學,並鼓勵教師結合實體課程,讓學生使用數位平台資源自學,或交線上作業。

教育部告訴中央社記者,已於去年10月發布「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針對課前準備、課中進行、學習評量與家庭作業、問題與討論4個部分,提供共通性及各領域的線上教學策略。

相關指引也建議學校考量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彈性運用線上學習,可採延伸紙本閱讀、出網路作業、線上分組討論、口語發表方式,讓課程形式更為多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線上學習應視為一項協助工具,遠遠不能取代實體教學。疫情中,線上教學是「不得不」,疫情後教師有了經驗,可適當融入課程。但應避免成為硬性規定,將線上課程變成「例行公事」,恐適得其反。

侯俊良認為,教育單位推廣線上學習也應考量教師的負擔。例如疫情期間,學生有的在校、有的在家,教師即便可以透過網路同步教學,但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也可能兩邊都顧不好,反而犧牲了教學品質。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家盟)輔導理事長彭淑燕表示,線上學習在平時,較適合用於「拔尖」和「扶弱」,一方面讓游刃有餘的學生可以自行上網加深加廣,一方面讓較落後的學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跟上進度。

彭淑燕表示,政府砸下大筆經費在3C載具上,疫情趨緩後為避免這些工具荒廢,可鼓勵師生在彈性時間運用,或用在特色課程、補救教學。她提到實體教學仍有許多難以取代之處,線上教學的評量公平性,家長也一直有極大的焦慮,學校應結合兩者的優點,給予更多彈性。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表示,過去教育部的數位精進方案,有偏重硬體、較忽略軟體的問題。但在各界建議下,已有一些改善,例如投入4年56億發展內容和軟體。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呂冠緯建議,若要讓線上學習發展地更好,應思考市場機制無法解決時,國家可以自主開發哪些服務;以及創造健康的循環,從這兩個面向進行結構性的改善。

對於教育部建議每月1次線上學習,呂冠緯認為「沒有不合適」,可適當在運動會、校慶等集體性活動推動。但他也提醒,若要更深入自主學習,還是要回到班級常態的教學與學習,一個月一次主要是體驗,若要轉換成自主學習,還需要一些「鷹架」。(編輯:陳清芳)1120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