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馬太鞍濕地 緊繫光復鄉和原民歷史

2023/1/25 14:40(1/25 21: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5日電)花蓮馬太鞍濕地被劃為國家級濕地範圍約6公頃,然含括馬錫山下的湧泉沼澤、芙登溪及周邊土地等面積約177公頃,部落頭目黃福順說,馬太鞍的文化發展緊繫著光復鄉和原民歷史。

馬太鞍是內陸自然濕地,沼澤地形不但提供了多種特色植物的成長環境,而且孕育了充滿生活智慧的原住民文化;具有民風純樸、族群凝聚、休閒資源豐富等條件。

光復鄉拉索埃部落頭目黃福順投入馬太鞍濕地導覽解說已逾15年,對濕地環境熟悉的他還成立生態解說班,經常帶領一批批有興趣的民眾講述馬太鞍濕地的前世今生。

黃福順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馬太鞍濕地是世居光復鄉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濕地造就許多不同的水域環境,豐饒多樣的生態提供部落族人的生活所需,早年曾是阿美族人的漁場、獵場。

68歲黃福順提及過往,清領時期馬太鞍濕地是種植稻米的,後來有人放牧養牛,曾一度有6、7戶農戶養豬,豬圈排出廢水等造成土質太鹹,以致讓居民放棄種稻。成為國家級濕地後,如今生態逐漸恢復;有部分私有地開始種蓮花採菱角、種茭白筍等經濟作物。

此外,最具特色的是當地阿美族人傳承與自然共存的傳統智慧,在不竭澤而漁的原則下,設計出一套捕魚蝦的陷阱網,在阿美族語中稱為「巴拉告」(Palakaw)的生態漁法,意思是「讓魚棲息的池塘」,永續利用河川生態資源,使得當地的水域多樣性不至於遭受破壞。

在附近經營欣綠農園的朱進郎特別在園區設置「巴拉告」的漁法體驗與解說,他說明,取材大自然中的竹筒及樹枝,底層綑綁整排中空的大型竹筒,讓底棲性魚類如鰻魚、鱔魚、土虱等棲息;中層是九芎樹枝,讓小魚小蝦能夠穿梭其中,上層再放小竹筒並覆蓋樹葉遮蔽部分陽光,讓魚蝦安心入住。巴拉告放在水池或溪流中,經過一段時間後,移開九芎就可以網撈漁獲。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朱進郎24歲時返回家鄉,與阿美族人一起推動馬太鞍地區之美,如今女兒嫁給阿美族人,朱進郎當了阿公,父女愛家愛鄉、共同為馬太鞍濕地休閒農業區盡心盡力。

馬太鞍濕地休閒農業區有近百種水生植物、昆蟲、鳥類等,隨四季不同變化,春天能欣賞多樣蝴蝶翩翩起舞;夏天能欣賞復育成功的螢火蟲悠遊溪畔,伴著蟬鳴及盛開的蓮花美景;秋天是蛙類繁殖的季節,蛙鳴猶如大自然交響樂;冬季是候鳥南下避冬的棲息地。(編輯:孫承武)11201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