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生兒數連3年破底 虎年遇疫情雪上加霜?8張圖表看台灣生育現況

2023/1/14 12:43(1/31 11: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2一整年,台灣新生兒數只有13萬8986人,連3年創新低。(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2022一整年,台灣新生兒數只有13萬8986人,連3年創新低。(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2022一整年,台灣新生兒數只有13萬8986人,連3年創新低,政府與社會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陸續推行一連串因應對策,但鼓勵生育的效果顯然有限。中央社彙整數據,以8張圖表與多位專家訪談,帶你一探台灣的生育現狀和政策成效。

疫情+虎年 生育意願雙重打擊

台灣的生育率從2015年起連續7年下降,政府與民間都深知生育率低迷可能造成的危機。2018年中,行政院整合各部會提出「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還沒來得及看到政策成效,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出生數連3年改寫新低。

台灣的出生數往往在虎年大幅下降,龍年回升。2022年出生數僅13.8萬,再創新低。(中央社製圖)
台灣的出生數往往在虎年大幅下降,龍年回升。2022年出生數僅13.8萬,再創新低。(中央社製圖)

首先來看台灣的結婚對數,曾有學者指出,台灣社會仍普遍遵循「先婚後育」的傳統劇本。因此,結婚數減少時,生育率也隨之下滑。統計顯示台灣的結婚對數從2015年起就一路減少,直到2022年才稍微回升。出生數亦然,疫情這3年間持續探底。2022年,新生兒人數減幅更明顯,當然也與龍年新生兒通常比較多、虎年比較少的傳統生肖效應有關。

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陳玉華表示,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受到衝擊,老百姓面臨減班、無薪假甚至失業,解決眼下的經濟壓力才是當務之急,不太會考慮結婚或生孩子。那麼,虎年結束,人們也漸漸從封鎖中回復正常生活,台灣的婚育率就會反彈回升嗎?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雖然疫情和虎年可以部分解釋短期的狀況,但長期趨勢終究要回到基本盤,也就是少子化政策著重的育嬰津貼、托育補助、托育公共化和友善職場等幾項重要措施。

陳玉華認為,少子化牽涉到廣大社會脈絡,尤其是高等教育擴張提升了女性的人力資本,她們的人生就不會只有「盡快進入婚姻」的選擇。

不僅是女性的人生歷程漸漸延後。不論是男女,結婚和生育的平均年齡都呈現緩升的趨勢。1975年,台灣女性結婚的平均年齡是22.3歲,這個數字到2021年增加至30.9歲,有8歲以上的落差;男性平均結婚年齡在這段期間從27.1歲變成34.4歲,也增加7歲以上。

不分性別,台灣人結婚和生育的平均年齡都呈現上升趨勢。(中央社製圖)
不分性別,台灣人結婚和生育的平均年齡都呈現上升趨勢。(中央社製圖)

女性結婚比率也下降,尤其在較低年齡層降幅明顯。陳玉華分析,確實有人終身不婚,但也有很多人只是遲遲尚未結婚。當代許多情侶會走進婚姻很大的原因是準備要生小孩了,不婚很可能就意味著還沒準備要生育。

育齡女性有偶率逐年下降,低年齡層者尤其明顯。(中央社製圖)
育齡女性有偶率逐年下降,低年齡層者尤其明顯。(中央社製圖)

要孩子還是工作?都想要會面臨什麼困難?

聯合國人口基金2020年出版的研究報告指出,許多東亞國家的女性在投入職場後,仍承擔大量家務勞動,嚴重影響還沒婚育者的的育兒意願。換言之,部分女性面臨在工作和育兒之間二選一,避免蠟燭兩頭燒。

有伴侶的女性中,尚未生育者參與勞動市場的比例一向最高,但也有越來越多育有幼兒的媽媽選擇留在職場。

子女均未滿6歲的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率近年攀升,漸漸趕上尚未生育的有偶婦女。(中央社製圖)
子女均未滿6歲的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率近年攀升,漸漸趕上尚未生育的有偶婦女。(中央社製圖)

「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父母在孩子滿3歲前可以請最長2年的育嬰假,並且各自請領6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2021年7月開始,津貼的所得替代率提高為投保薪資的8成。

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以女性為主,男性請領比例10年來微幅增加。(中央社製圖)
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以女性為主,男性請領比例10年來微幅增加。(中央社製圖)

目前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以女性為大宗。台灣職場上男性薪資普遍高於女性,由母親請育嬰假更符合機會成本。社會也仍預期由女性承擔照顧責任,母親請育嬰假較不會被質疑。

2022年初,育嬰假規定修正為父母雙方可以同時請,是否能鼓勵更多父親請育嬰假,父母親一起在家照顧陪伴孩子?仍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以月為最低請領津貼的育嬰假也讓部分家長卻步,擔心職涯發展因此中斷。倘若家長無法從工作抽身,家中幼兒該由誰來照顧?很多家庭是由阿公阿嬤支援,甚至把孩子送回中南部給阿公阿嬤照顧,父母只能當「週末爸媽」。

長期關注少子化議題的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呼籲政府應建立更完善的托育制度,未滿2歲嬰幼兒的家外送托率至少要達37%,確保普及、平價且優質的公共托育,才能真正催「生」。

家外送托的供給量能穩定成長,但與實際送托率落差不小,供給與需求未能對上,民團呼籲政府思考原因,設法調整。(中央社製圖)
家外送托的供給量能穩定成長,但與實際送托率落差不小,供給與需求未能對上,民團呼籲政府思考原因,設法調整。(中央社製圖)

攤開數據,居家保母以及托嬰機構能夠收托的量能近年持續增加,漸漸接近托盟要求的37%基本托育率。但實際上,未滿2歲幼童送托的比率成長卻有限。這絕對不代表托育資源需求已經飽和,而是供需沒有對上。

托盟發言人黃喬鈴呼籲政府主動盤點托育資源的供需落差,確認資源的配置是否符合家長需求。以衛福部社會家庭署2022年年中統計的公幼收托量能和實際收托率來看,不同地區收托狀況落差很大。

林萬億坦言,以空間資源來看,供給與需求在地理上很難充分對應。人口密集區對公托的需求量大,但是往往缺乏閒置空間設置公托;相對地,有足夠閒置空間的地區,很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托育需求。

公托通常很搶手,但部分縣市公托收不滿名額。彰化縣首家公托2022年12月底才招生,不列入此項統計。(中央社製圖)
公托通常很搶手,但部分縣市公托收不滿名額。彰化縣首家公托2022年12月底才招生,不列入此項統計。(中央社製圖)

陳玉華擔憂,少子化及人口結構失衡,對較晚發展的中南部地區或是偏鄉會造成不成比例的負面影響。適逢婚育年齡的青年大量流動到就業機會比較多的北部都會區,新生兒和幼童也會大量集中到都會區,越發衝擊偏鄉的人口和產業環境。

黃喬鈴表示,公共資源可貴在於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偏鄉地區的幼兒人數少又分散,私托不願意進駐,這是公共托育資源最應該要接手提供服務的地方。然而,公托可收托的量能在各縣市呈現明顯的落差。

各縣市公托名額與幼童人口總數的比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連江縣逾4成幼童進入公托,新北市勉強超過1成,全台平均只有不到4%的幼童能由公托收托。(中央社製圖)
各縣市公托名額與幼童人口總數的比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連江縣逾4成幼童進入公托,新北市勉強超過1成,全台平均只有不到4%的幼童能由公托收托。(中央社製圖)

托盟主張,社會應該有更完善的資源支持就業與家庭的平衡。除了托育資源尚未在各縣市普及,育嬰假制度對經常需要應付突發狀況的幼兒家長也缺乏足夠的彈性。在制度更完善、更貼合家長需求之前,真正接手照顧孩子的可能還是阿公阿嬤。但部分家長找不到親屬的後援,陳玉華也擔心,阿公阿嬤為了幫忙帶孫,被迫提早退休,反而犧牲了老年的經濟安全。

林萬億坦言,雖然政府政策方向正確,也一定程度地回應了倡議團體的意見和質疑,但政策執行後沒有反映在生育率的實際數據上,就表示仍有不足。少子化辦公室已委託國科會今年啟動大型研究,探究不同變因對生育決策的影響。

政策之外,林萬億和陳玉華都提到,改善少子化要建立符合現代價值觀的新「家庭價值」,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已不合時宜,應該強調家庭、育兒賦予人生不同意義,改善人們對生育的期待,才能提升生育意願。(編輯:吳冠賢、邱柏綱)1120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