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競爭激烈 生技醫藥獎曾考慮增加得主

2023/1/13 10:30(1/13 10: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唐獎總召集人錢煦指出,評審委員曾考慮增加生技醫藥獎得主。圖為唐獎評選委員會去年公布第5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1年6月19日
唐獎總召集人錢煦指出,評審委員曾考慮增加生技醫藥獎得主。圖為唐獎評選委員會去年公布第5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1年6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唐獎邁入10週年,得獎人不僅接連獲得諾貝爾獎,也在重要國際論壇上發聲,唐獎總召集人錢煦指出,評審委員曾考慮增加生技醫藥獎得主,但最後還是決定遵守規章。他希望政府民間多鼓勵學術研究,過些年後獲獎者可能會從台灣產生。

創立已10年的唐獎,在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4個領域獎項,已頒發5屆、共產生33位得獎人。各界好奇全球在上述領域的傑出研究者眾多,評審團如何決定最後的得獎者。

以近年全球對抗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為例,2022年生技醫藥獎得主,美國免疫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生物化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及加拿大物理學家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因發現關鍵疫苗學觀念和方法,推進開發對抗COVID-19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而共同獲獎,過程就十分激烈。

去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為卡塔林.卡里科(左起)、德魯.魏斯曼、彼得.庫利斯。(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去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為卡塔林.卡里科(左起)、德魯.魏斯曼、彼得.庫利斯。(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唐獎總召集人、國際知名生物工程學家暨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煦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審查期間,因為這領域實在非常熱門,是現在大家最關注的事情,用各種方法來預防治療COVID-19冠狀病毒。這方面研究非常多,除了這3位外,還有其他研究也是很重要。

錢煦用簡單的文字形容進一步說明。他解釋,有的研究教授發現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又稱棘蛋白),病毒是用這個蛋白質進入細胞,像針一樣扎進去人的細胞,如果能固定這個蛋白,就可以避免蛋白進入細胞,這也是治療和預防的對象,有幾位教授對這方面有深入發現。

他強調,審查過程中有些委員認為,特別有2位學者也該獲得唐獎,那就有5位、甚至6位,經過很多討論,是不是要增加得獎者,因為規章定的是最多3位,大家討論很久的結果,認為還是要遵守規定。

唐獎總召集人錢煦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中央社)
唐獎總召集人錢煦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中央社)

唐獎由知名企業家尹衍樑捐款設立,得獎者除親身參與在台灣舉行的相關活動,鼓勵年輕學子投入學術與科技研修領域,也積極投入世界重要論壇,2015年至2022年期間,美國的「實驗生物學國際組織」(Experimental Biology,EB),7年每年都安排唐獎的特別演講,並成為活動中的主要講座(Prime Lecture)。

錢煦指出,過去幾屆實驗生物學國際組織會議,都是以唐獎單獨講演作為會議的總開場,好幾千人來聽,唐獎非常受重視。他說:「唐獎已經在美國、甚至世界,在醫藥衛生上,認為是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都沒有,可見對唐獎的重視。」

過去3年因疫情影響,唐獎得主暫時無法來台分享獲獎心得與研究精髓,但透過線上與展覽等活動,希望激發民間與校園思考,以改變社會與研究的視野。

錢煦強調,這種啟發非常重要,影響是長期深遠的,年輕人經過10年、20年後才可以看到成效,但一定會發生,不停耕耘未來才會得到收穫。

他說,政府民間利用機會多鼓勵學術研究,希望加強對學術研究的支持,例如政府經費及人員編制等,給年輕人機會參加學術研究,成為台灣下一代領袖,過些年後唐獎得主可能從台灣產生。(編輯:廖漢原/郭中翰)11201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