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COP26看唐獎 歷屆得主為永續發展指引發向

2021/12/8 14:49(2022/3/9 17: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11月舉辦的COP26,讓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再次成為國際焦點,即將邁入10週年的「唐獎」,歷屆得主也都身處風雲之中,從科學、法律、文化等角度,為全球的永續發展指引方向。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今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會前會後各國的角力屢屢登上新聞版面,或有不同立場,但對於尋求地球的「永續發展」,無疑是各方的共同目標。

唐獎第1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世稱布倫特蘭夫人),正是定義「永續發展」的人。她於1987年領導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定義「永續發展是一發展模式,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

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從1995年在德國召開的COP1到今年的COP26,許多延續性的精神,都來自布倫特蘭夫人定義的「永續發展」。唐獎第2屆永續發展獎得主亞瑟‧羅森費爾德(Arthur H. Rosenfeld)貢獻於能源效率領域,所發展出省電燈泡、建築科技、用電標準等,至今深深影響日常民生,他的名字更成為測量節能的單位(1羅森費爾德等於節省30億度電)。

第3屆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dward Hansen)和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對於氣候變遷的研究,對國際間的氣候協定,如巴黎協議、蒙特婁議定書等,提供關鍵的科學支撐,讓外界更能清楚瞭解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傷害。

第4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Jane Goodall),更是直接受COP26邀請,擔任提倡者(Advocate),她不斷提醒氣候變遷已不是未來式,野火、洪水、颶風、熱浪等極端氣候,在在帶來痛苦,人類必須覺醒,如再不能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將沒有未來可言。

歷屆唐獎得主 提升人類關注視角

陳振川表示,唐獎永續發展獎多年來傳遞的價值和意義,不再於處理「人與人之間」,更將視角放大到「人與生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人與地球之間」,這是21世紀所面臨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有啟發性、影響性的國際議題。

陳振川強調,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創辦唐獎時,第一個想到的獎項就是永續發展獎,希望藉由獎項的推廣,喚起社會關注環境保育、社會公義,確保子子孫孫永續地發展,不能因眼前的利益,傷害下一代的權益。

除了永續發展獎,其他3個獎項得主,也與世界發展息息相關。陳振川指出,第4屆漢學獎得主王賡武是東南亞華人研究先驅,以南方觀點理解中國,帶領世界去思考討論不同的面向。近來加拿大印地安寄宿學校遺骸的出土,揭開了北美歷史黑暗的一面,震撼世界,王賡武很早就開始討論世界各地移民與原住民的關係,提醒大家避免過度的本位思考,否則必會造成衝突。

第1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今年8月在美國去世,他是當地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學者之一。陳振川回憶,當時揭曉得主是余英時後,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都獲得非常正面的回應,為漢學獎奠定重要的基礎。

陳振川幾乎每一年都會去拜訪余英時,如今哲人已逝,但他相信余英時帶給世界的貢獻,仍會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

唐獎拓展台灣人視野 也讓世界認識台灣

第4屆受到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得主無法來台領獎,但唐獎基金會仍積極透過各種活動,包括線上論壇、國際會議等,讓得主與海內外學者、年輕學子互動,藉此也讓世界認識台灣。

陳振川印象深刻的是屆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Albert Louis “Albie” Sachs),曾認為台灣是「土匪國家」。身為南非人權憲章的草擬者,人生中有一段與白人政府對抗,不能理解為何當時的中華民國會與這樣一個違反人權的政府有外交關係,甚至還賣武器到南非。

陳振川認為,奧比‧薩克思因唐獎來台後,印象有所改觀,透過與台灣各界的接觸,包括直接與年輕人、老百姓的互動對話,逐漸瞭解台灣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後來更多次訪台。

唐獎生醫獎得主 屢成諾貝爾獎熱門

唐獎4大獎項中,以生技醫藥獎與諾貝爾獎最為相關,第1屆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於2018摘下諾貝爾醫學獎;第2屆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也於202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第4屆生醫獎得主岸本忠三,他研發的藥物「安挺樂」Actemra(學名tocilizumab),近來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授權用於治療COVID-19,也一度是2021年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

陳振川指出,諾貝爾獎本來較重視基礎科學的貢獻,唐獎則是著重要能真正解決問題,例如發展出新藥。但近年諾貝爾獎也有所轉變,從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屠呦呦開始,越來越重視對社會的實質貢獻,而不只是科學上的突破。

陳振川表示,透過幾次得主再摘諾貝爾獎,也讓世界對唐獎有更多的肯定,但他期許未來有一天,不必再和諾貝爾獎比較,人們看到唐獎,就知道這是一個世界級的大獎。這就是唐獎一直以來的目標,透過嚴謹評審機制選出的得主,不斷地延伸他們的影響力,不僅讓年輕一代傳承得主們的智慧,也讓世界更為美好。(編輯:陳清芳)11012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