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海保署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 新紀錄32種

2023/1/11 11:50(1/11 14: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海保署表示,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2年1月11日
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海保署表示,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2年1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1日電)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海保署於2022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首次調查就發現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Amphipholis squamata)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海保署表示,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中興大學教授施習德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這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海保署表示,這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如桑氏柄體參(Labidodemas semperianum),過去台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或個體偏愛躲藏,如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由於其體型小(體盤直徑約1.8mm)及偏好躲藏於泥沙中的習性;又或體色與棲地背景十分相似而不易發現的軟體動物,如以礁石區海綿為食的割裂圓盤海牛 (Sebadoris fragilis),以及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Phanerophthalmus luteus)。凸顯出蘭嶼在地形與環境的獨特性,而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保署表示,首次的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且蘭嶼新紀錄種約占20%,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編輯:郭諭儒)1120111

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2年1月11日
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2年1月11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