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狩獵管理辦法擬修正 落實部落自主管理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李先鳳台北27日電)最近又發生台灣黑熊遭盜獵,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今天表示,最快擬明年1月公告修正後的原住民狩獵管理辦法,重點在於狩獵後確實回報成果,並推動部落自主管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今天舉辦「一隻台灣黑熊之死-711 / 568的人間記事」紀錄片發表會,記錄2度救傷、野放的的東卯山黑熊,最終誤觸人類陷阱遇害的過程。加上12月屏東檢方查獲霧台鄉有人獵殺台灣黑熊,各界嘩然,原民狩獵相關規範受關注。
原民會20日發布新聞表示,將與農委會合作檢討修訂相關法規,兼顧狩獵文化與永續野生動物。林華慶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最快明年1月公告修正過後的原住民狩獵管理辦法。
關於修正重點,林華慶說,首先是放寬狩獵前須做登記的要求,原規定申請時寫明狩獵數目,不符合實務運作常理;新規定申請比較簡便,但必須載明狩獵區域,避免侵犯其他部落;且事後務必須確實回報狩獵成果,如果沒有回報,下次申請狩獵將不許可。
他說,不僅法律禁止,多數原民文化也禁止狩獵台灣黑熊,林務局從106年起推動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計12個部落或組織參與,其中花蓮縣秀林鄉全鄉獵人都參與。
他說,透過部落自主管理,山羌、山羊等可狩獵物種的族群未受影響,並成長,證實合法申請狩獵利用可行,部落獵人也進而協助政府設置攝影機拍攝、回報野生動物的監測結果,攜手保育野生動物永續生存。
對比過去30、40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強烈禁止相關違法狩獵,導致有的狩獵行為轉入地下化,林華慶期望推動部落自主管理,讓原民傳統狩獵文化永續、恢復敬重自然的精神。
布農族文史工作者、森林博物館創辦人阿力曼說,布農族狩獵黑熊不吉利。布農族稱黑熊為「阿古曼」或「都曼」,是魔鬼的意思。過去獵人設陷阱不小心捕到黑熊,必須在山中蓋間工寮,用火燒烤黑熊,獵人不能直接回部落,必須等到小米收成後才可返回。
台東利稻部落會議書記長達亥受訪表示,原住民狩獵管理辦法應尊重部落的狩獵文化,像是布農族打耳祭等一些祭儀必須有獵物,族人會去打獵。
部落自己對於狩獵就有規範,像布農族狩獵黑熊是不吉利的,所以不會去打黑熊;但山羌則是繁殖很快。希望修法能尊重部落,管理無須太過僵化、嚴苛。(編輯:陳清芳)11112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