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料藥近5成中國進口 協調業界增加其他來源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升溫,當地搶藥風潮擾亂全球供應鏈,台灣近5成原料藥仰賴中國進口,若中國暫停輸出將嚴重衝擊。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除進行監控,並新增其他來源。
中國疫情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升溫,民眾瘋搶退燒、止痛、感冒藥等囤積自保,多地傳出缺藥,加上歐美等國的流感疫情,對這類藥品的需求大增,全球缺藥危機一觸即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將請藥房通路建立藥品用量監控機制,且為避免中國原料藥供貨不穩定,影響台灣藥品製造及供應,已請國內製藥產業新增其他國家原料來源,並做儲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科長林邦德告訴中央社記者,粗估台灣近5成原料藥自中國進口,在2019年COVID-19疫情剛爆發時,中國也曾一度出貨短缺。
林邦德表示,當時立即和國內製藥公、協會溝通,尤其以中國為單一來源者,要儘快尋找其他進口來源,例如印度、法國、義大利等都是原料藥大國。
至於在查驗登記上若要新增原料來源,食藥署給予業者優先登記。林邦德說,透過簡化查證程序、法規鬆綁等,便於廠商增加來源和庫存,廠商多半都已有準備,儲存量趨近6個月時就先下單,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林邦德也提到,國內設有缺藥通報系統,廠商若發現無法供應,半年前就要通知食藥署,以及受到影響的供貨醫療端,啟動協調機制尋找替代藥品,另外還有專案製造、專案輸入等方式可紓解需求。
林邦德坦言,中國供貨不穩,甚至會臨時取消訂單,廠商也都心裡有數,大部分提早下單、增加庫存或找其他來源;缺藥是全球性問題,食藥署持續掌握並公布各國核准的原料藥種類,廠商上網即可看到。
由於更換原料藥來源恐增加藥品製造成本,也將影響健保藥價。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以簡訊回覆指出,目前依藥物支付標準,廠商如果有成本增加問題,可正式行文檢附成本資料跟健保署溝通,將重新評估調整價格。(編輯:陳清芳)11112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