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神經內科聯手AI診斷系統 掌握巴金森氏症病徵

2022/11/2 17:46(11/2 18: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蔡崇豪(左)2日在記者會中以頭戴式裝置錄下巴金森氏症患者步態即時影片,介紹「步態凍僵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應用成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傳真  111年11月2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蔡崇豪(左)2日在記者會中以頭戴式裝置錄下巴金森氏症患者步態即時影片,介紹「步態凍僵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應用成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傳真 111年11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日電)罹患巴金森氏症已15年的71歲患者,最近走路出現遲緩及停滯狀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天表示,利用AI診斷系統發現是中後期的「步態凍僵」,及早治療延緩病徵。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蔡崇豪在記者會中說明,這名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已有15年,仍能行走與生活自理,近期家人發現患者走路除了遲緩,並經常停滯不前,腳像是突然被地板黏住般僵硬。

患者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求診,透過「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輔助,利用AI運算分析步態影像數據,蔡崇豪發現患者可能出現了巴金森氏症中後期的「步態凍僵」,醫護人員因而得以及早介入再治療,延緩相關病徵,如今患者在適量藥物控制下,步態不穩情形再獲改善,生活持續自理。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主任許凱程表示,巴金森氏症「步態凍僵」的時機往往無法輕易預測,可能在病人前往步態實驗室的過程中就突然發生。

為確保即時擷取關鍵畫面以利診斷,許凱程指出,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與神經內科醫師團隊利用AI演算法分析病人步態影片及走道壓力資料,聯手打造「步態凍僵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許凱程說明,這套輔助診斷系統更結合具混合實境(MR)功能的頭戴式裝置,即時錄下病人的連續性步態影片,並快速同步至電腦深度學習訓練與判讀,省去架設錄影機台時間的同時,提供臨床醫師AI自動生成的步態凍僵的時間分割數據。

有了AI分析報告輔助,許凱程表示,可大幅增加醫師診斷效率,快速揪出巴金森氏症,還可提早進行手術介入或藥物治療等醫療處置。(編輯:郭諭儒)11111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