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榮頑固性癲癇新療法 最快可望3年內臨床使用

2022/9/1 11:45(9/1 13: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日電)頑固性癲癇新曙光,台北榮總為期1年半臨床研究,嘗試以「聚焦式超音波」治療患者,初步證實可將超音波能量安全地聚焦到癲癇發作點,預期3至5年臨床上提供患者使用。

全台灣約有10至20萬名癲癇患者,癲癇不定期發作的特性,不僅會造成患者受傷,也可能會被外界以異樣眼光看待,抗癲癇藥物是第一線治療,多數患者只要好好吃藥,可控制癲癇一整年不發作。但有三分之一患者吃藥無效,被稱為頑固性癲癇。

根據109年統計,台灣頑固性癲癇病患列入身心障礙者將近5000人,神經調控治療是頑固性癲癇的治療選擇之一,包含侵入式與非侵入式,前者如迷走神經刺激、腦深層電刺激等,後者則有穿顱磁刺激、聚焦式超音波等,其中聚焦式超音波在診間就可進行,不用開刀。

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今天上午在記者會中說明,聚焦式超音波治療癲癇患者過程,只需要患者坐在椅子上,不需要麻醉,醫師將導能罩以光學導航的方式,移置想要治療的位置上方,開啟量能,將超音波經由頭骨傳到腦中,即可治療,治療時間少於30分鐘。

北榮完成聚焦式超音波治療第一期人體試驗,身為試驗主持人的尤香玉說,在109年10月順利完成共6名頑固性癲癇受試者的試驗,除觀察到腦電波訊號於治療前後變化,部分受試者也出現腦波頻譜改變,但受限於先導試驗觀察期限制,仍需後續更多受試者參與試驗優化治療參數。

尤香玉表示,神經調控治療很難讓頑固性癲癇完全不發作,但大約5成患者可以明顯感受到發作次數減少,從1個月發作4次減至2次。在這項試驗中證實其可安全地投射聚焦式超音波能量到適當的腦內位置,並獲得治療程序上的調整依據。

尤香玉說,結果已於今年1月發表在癲癇學界國際一流期刊「Epilepsia」。非侵入且低能量的聚焦式超音波神經調控,將是未來治療癲癇可行的治療方式,北榮團隊現在已經開始第二期人體試驗收案,擴大受試者規模及觀察時間,確認治療效果。

臨床試驗對象為成年頑固性癲癇,一個月發作多次,病灶可確定,但不適合開刀。尤香玉進一步提醒,有3類對象不適合參與,包含腦部有植入物不宜超音波經過、情緒不穩定者及孕婦。北榮團隊預期3至5年內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可望在一般臨床上供患者使用。(編輯:李亨山)11109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