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BA.5疫情估8月中下旬升溫 李秉穎:大規模流行機會低

2022/8/11 10:19(8/11 10: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1日電)BA.5疫情8月中下旬升溫,台大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國內上波疫情已達到一定群體免疫,認為BA.5疫情大規模流行的機會相對低,也認為入境檢疫3+4政策,早已象徵台灣的解封方向。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緩步降溫,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Omicron BA.5本土疫情可能在8月中下旬開始升溫,9月底可能迎來高峰。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表示,每種新型變異株剛剛開始流行時,都會引起社會關注或擔憂,但最終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恐怖後果,比方說Delta變異株剛出現時也曾被外界喻為「大魔王」,但在當時清零政策下仍然很快就成功防堵。

李秉穎說,如今Omicron變異株染疫個案以輕症居多,國內在上波疫情中也已達到一定群體免疫程度,儘管BA.5疫情再起,形成大規模流行的機會也較低,應該不至於像先前一樣必須禁止餐廳內用等嚴格措施。

隨各國邊境解封,台灣也將入境檢疫天數從7天鬆綁為3+4,即3天檢疫加上4天自主防疫。

李秉穎說,3天的入境檢疫措施,代表有一半的境外移入病例會進入社區,也象徵「我們已經在解封了」,目前BA.5疫情已經在社區中擴散,大約1到2個月後就會取代主流病毒株,這現象和病毒的生存策略息息相關。

他解釋,人類的基因是相對穩定的DNA,不會一天到晚都突變,但病毒的基因是RNA,必須透過「病毒海」策略、不斷突變,才能找到活下去的方法,只要在大量突變的過程中,有一隻病毒能夠適應、存活,它就會變成相對強勢的病毒。

舉例而言,2003年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最早是在蝙蝠之間傳播的病毒,但人類在食用野味時把這些病毒吃下肚,病毒也會漸漸突變,變得能夠感染人類細胞,從一開始有限度人傳人,再經過無數次突變,成為能夠大規模傳染的強病毒。

李秉穎表示,正因SARS太致命,也讓防疫單位發展出隔離的措施,只要一出現症狀就隔離,病毒便無法再傳染給他人,加上病毒對熱很敏感,儘管當時藥物、疫苗都還沒研發出來,但因天氣轉熱加上隔離政策,很快就在亞洲地區根除,是一次成功的防疫經驗。

相較之下,水痘病毒就是生存策略很不一樣的病毒,李秉穎說,這些病毒感染到人體後,可能終其一生都躲在體內,讓免疫系統偵測不到,直到人體年紀大、免疫功能衰退,病毒才會再跑出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李秉穎指出,COVID-19感染人以後,大多在7天之後才出現重症,與其他病毒3到4天就重症的特性不同,而且很多個案屬於無症狀感染,防堵起來確實有難度,也是這隻病毒獨有的生存策略。

他認為,8月底開學後確實可能迎來一波BA.5本土疫情,但研判傳播規模相對小,民眾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即可,不用過於擔憂。(編輯:陳政偉)11108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