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行動4 / 工作之餘執畫筆 記錄最受感動的一幕
義大醫院副院長及整形外科部長鄭勝峯,多年來率隊前往越南義診,投入唇顎裂手術與顱顏重建手術,盼帶給當地病患美麗微笑,透過演講、示範手術等方式,培育無數種子醫師,從根本解決醫療困境。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李卉婷高雄29日電)鄭勝峯不僅醫術獲國際肯定,投入越南義診近20年,奉獻精神讓他今年再獲得美國外科學院「國際志工獎」,年逾65歲的他,近年在工作之餘執起畫筆,讓「醫者父母心」實體展現,傳達給醫界新血。
曾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獲得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國際訪問學者獎」的鄭勝峯,從醫至今服務近5000名病人,自2002年來更長年投入越南義診,奉獻精神讓他今年再獲得美國外科學院「國際志工獎」。
鄭勝峯說,20年前到越南義診,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醫護們,沒有領取任何好處,卻對素昧平生的孩子如此悉心照顧,深受感動,持續投入每年到越南義診的服務。
與孩子毫無關係的醫護志工,在將進行手術的孩子接受麻醉後,小心翼翼地抱起那小小身軀,進入手術房,待外科醫師手術後,又像母親一樣溫柔地將孩子抱出,在恢復室床邊細心呵護,直到孩子情況安全穩定,再把健康無虞的孩子交回父母手裡。
雖然都是普通的小動作,卻是人與人接觸最重要的一環,透過擁抱等肌膚接觸、相伴和鼓勵流露的情感,讓前來接受手術、被世人視為「有缺陷」的孩子們感受到許多愛和溫暖,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這社會珍愛的一份子」,不再被拒於門外。
多年後,鄭勝峯自己在義診中抱著孩子走出手術室的一幕被人拍下,意外與當年記憶中的畫面重合。他決定用畫筆刻畫這一刻,讓「醫者父母心」的實體展現,繼續烙印在心中。
投入醫療服務近40年,年逾65歲的鄭勝峯近年開始參加醫院裡的繪畫社團,抒發工作壓力。善執手術刀、施作「顯微重建手術」的雙手也執起畫筆一樣靈巧、細膩且精準,對於光影變化、層次分明的立體感,及轉角處的明暗呈現、人物臉龐的光線投射等為小細節,也拿捏到位。
除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面,近2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下醫護的忙碌也成為鄭勝峯的創作題材。
他利用醫院防疫演練契機,畫下醫生全副武裝近距離為染疫病患插管治療的場景,呈現醫護人員在危急時刻不顧自身安危與死神搏鬥的偉大。
有感於台灣的整形外科技術雖然世界聞名,但大型教學醫院的超長工時,讓整形外科醫師不斷流失,許多醫師在接受多年訓練後,紛紛成為「醫美醫師」服務「顧客」而非「病人」。鄭勝峯說,盼透過言語分享、身教和畫筆,將醫生最需具備的同理心和人溺己溺的精神,傳達給醫界的未來新血。(編輯:孫承武)11106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