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什麼情況快篩適合視同確診 陳建仁舉3張圖解析

2022/5/6 13:35(5/6 15: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6日電)快篩是否等同確診近日引起討論,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今天引述3張圖表解析篩檢試劑與篩檢成效的相關聯性,強調在盛行率高的族群、地區或時段,就可利用快篩替代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修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定義,改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等3類對象,如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新制訂為5月12日起實施,以維持採檢量能。

相關政策一出後,引起各界討論,陳建仁在臉書以「何人?何地?何時?適合以快篩替代確診」為題發文,同時引述自己於聯經出版社發行的書籍「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中的圖表一一解析說明。

陳建仁指出,任何篩檢試劑都有它的敏感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及假陰性率,其中敏感度是指真正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人(%)篩檢呈現陽性,特異度則是指真正沒有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人(%)篩檢呈陰性,當敏感度越高、特異度越高,就是越好的篩檢試劑。

不過,陳建仁也提到,篩檢試劑的使用還要考慮到篩檢的成效,因為篩檢成效的高低決定於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其中陽性預測值是在調查的族群或社區當中,篩檢呈陽性的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患病,陰性預測值則是指篩檢呈陰性的人有多少人(%)是真正沒有患病。

陳建仁表示,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都受到篩檢試劑的敏感度與特異度的影響,當敏感度與特異度越高,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也越高,其中陽性預測值受到敏感度與特異度的影響較大。

篩檢的成效也受到疾病盛行率的影響,陳建仁以圖表舉例指出,在疾病的盛行率從千分之一(0.001)、百分之一(0.01)、百分之十(0.1)、百分之五十(0.5)的情況下,如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0.95,陽性預測值在盛行率為50%的時候就可以高達95%。

盛行率為10%的時候,陽性預測值則達68%;當盛行率為1%的時候,陽性預測值就只有16%,換句話說,篩檢陽性的六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真正有病的。

陳建仁說,疾病盛行率的高低,決定了陽性預測值的高低,這也是為什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盛行率較高),可以用快篩來替代確診,但是對於盛行率較低的其他族群就不合適。

陳建仁強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設計的防疫措施,都有確實的科學根據,好好看書可以增進、增長智慧和見識,也有助於防疫措施的妥善設計。(編輯:管中維)11105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