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COVID-19估7月進入高原期 時隔7年再現夏季流感

2024/6/25 16:23(6/27 18: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口罩和快篩試劑。(中央社檔案照片)
口罩和快篩試劑。(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連5週上升,且預估提早於7月進入高原期;近4週流感也進入流行期,為2017年以來首見夏季流感;腸病毒目前也在流行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報上指出,18日至24日新增817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週624例上升;另上週新增40例死亡病例,與前週新增38例約持平。

對於第6波Omicron疫情走向,疾管署先前預估8、9月達高峰。曾淑慧今天表示,最新預估在7月中就會進入高原期,屆時疫情上下震盪、緩步下降,並隨9月各級學校開學,不排除再出現第2次高峰。

外界擔心,此次流行是否對嬰幼兒影響較大。曾淑慧說,統計自今年初到現在,小於1歲併發症共33例,佔整體0.3%;1到6歲則有39例,佔0.4%,跟往年比較都沒有異常增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逢夏季,仍發生流感疫情。曾淑慧指出,因近4週類流感患者佔急診約11%到12%,超過流行閾值,評估流感已於6月初再次進入流行期,不過後續疫情走向仍需持續觀察。

曾淑慧指出,夏季流感偶爾會發生,但非年年都有,上次發生是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的流感季。國內上週新增77例流感重症、10例死亡,類流感門急診人次達9.5萬。統計至6月24日,2023至2024年流感季累計114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214例死亡,與疫情前(2018至2019年)流感季同期相當。

另一方面,腸病毒部分,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監測資料顯示,16至22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8931人次,較前週1萬7917人次上升5.7%,評估目前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郭宏偉指出,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本週並未新增A71或D68型個案,也無增加重症個案;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克沙奇A10型各2例,其中3例為未滿1歲幼童。(編輯:李亨山)1130625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左)25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連5週上升,且預估提早於7月進入高原期;近4週流感也進入流行期,為2017年以來首見夏季流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3年6月25日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左)25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連5週上升,且預估提早於7月進入高原期;近4週流感也進入流行期,為2017年以來首見夏季流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3年6月2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COVID-19單週增623例 疾管署:預估疫情9月後才會下降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