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不分內外 國語辭典「外孫子女」解釋也會調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教育部辭典近期修改「外祖父母」詞條引起討論,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透露,「外孫、外孫女」詞條也會相應調整,主要是考量現今語言使用情況和性別平權。
時代力量黨籍立委王婉諭曾在立法院質詢要求教育部改善線上辭典具性別歧視的問題,11日在臉書上指出,已有一些詞條調整,例如外祖父、外祖母原先解釋為「對媽媽的父母親稱謂」,調整後加註「今亦稱祖父、祖母」,不再有內外之分。
上述調整在近日引起網路廣泛討論,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教育部相關辭典編修已有相當長的時間,早期用詞放到今天,時空有一些改變,可能涉及歧視或違反性別平權。國家教育研究院因此邀集學者專家組成審議小組,每3個月定期檢視一次。
對於外祖父、外祖母的解釋,潘文忠表示,審議小組有過充分討論,考量社會實際使用上沒有那麼區分,法律界定上也沒有「外」的區隔;加上從性別平權角度,女性父母才稱「外」有性平疑慮,因此專家達成共識,以保留詞條原來的釋義,再加註「今亦稱祖父、祖母」的方式,既保留過往的用詞,也符合現今語言使用狀況。
媒體追問還有哪些涉及性平的詞條也會調整?潘文忠說,目前瞭解也是依照相同的邏輯,會一併調整「外孫、外孫女」的釋義。
潘文忠強調,國教院會常態調整涉及性平的詞條,民眾如果有建議,也可隨時跟國教院反映。除了持續編修,讓國語辭典與時俱進外,近期也會開始收錄新的語料。
國教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主任林慶隆日前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以後每3個月會召開一次性別平等議題審議小組。除了王婉諭臉書提到的「外祖父母」有所調整,林慶隆也舉例,像是「保母」,過去解釋是「替人照顧小孩的婦人」,已調整為「替人照顧小孩的人,過去多由女性擔任」,兼顧性平價值和詞語的時代變化。(編輯:張芷瑄)11102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