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感染 專家:清消未落實恐致傳播、盼勿獵巫
2021/12/10 14:00(12/10 16:17 更新)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台北10日電)中研院發生實驗室感染,長庚大學教授顧正崙說,P3實驗室操作規範嚴格,但百密仍有疏漏,如自己或他人清消未落實導致環境媒介傳播,但感染症實驗風險高壓力大,盼外界勿獵巫。
一名20多歲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P3實驗室的女性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初判感染Delta變異株;該名實驗室人員曾2度遭染疫的實驗小鼠咬傷。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顧正崙表示,首先必須釐清,個案是否真的在實驗室遭感染。
顧正崙說,動物實驗操作中,除可能遭咬傷,使用刀具或針筒也可能遭刺傷或割傷,但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受傷,自己應該會非常緊張,不太可能不回報。
顧正崙提到,操作感染微生物的實驗室人員,身處高風險環境,比一般人更害怕、更謹慎。P3實驗室規範相當嚴格,有嚴謹的清潔消毒規定,操作台也是強烈負壓環境,依照規定操作極安全,但百密仍可能有疏漏。
顧正崙舉例,SARS時期國防醫學院發生實驗室感染,即是清理垃圾時未依照SOP,手觸碰到病毒,未妥善消毒後又摸眼口鼻,導致感染。
顧正崙也提及,發生環境媒介傳播(fomite transmission)不僅是個人,也可能是他人操作不慎,接觸病毒後又觸摸到門把等區域,若再次摸到又觸摸黏膜處,就有可能感染。
「不能怪P3實驗室,也不要獵巫」,顧正崙呼籲,感染醫學研究實驗研究吃力不討好,實驗室接觸病毒的濃度比照顧確診病人高更多,人員壓力極大因此人才難覓,但若沒有人賣命做研究,根本不可能研發疫苗或藥物,盼各界以同理心看待。(編輯:陳政偉)1101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