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長痘疤痕別輕忽 蟹足腫癢痛難耐可手術治療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台北3日電)疤痕腫痛別輕忽,一名老翁手術疤痕痛癢難耐,最後感染化膿,經手術與特殊縫合,搭配放射治療才好轉。醫師提醒,打針或長痘痘有紅腫疤痕,可能有蟹足腫體質,要注意傷口照護。
國泰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說明汐止國泰醫院整形外科與放射腫瘤科團隊合作,照護術後嚴重蟹足腫疤痕反覆發作的個案。
一名69歲老翁先前因心臟瓣膜問題接受心臟開胸手術,術後胸部傷口長達25公分,拆線後疤痕日益發癢,且伴隨痛感,他曾塗抹藥膏、除疤凝膠,也打過俗稱「消疤針」的類固醇,但都沒有明顯改善。
老翁更因胸口疤痕癢痛不適而夜不成眠,之後疤痕整條紅腫隆起,周圍皮膚緊繃,還感染化膿,經汐止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顏毓秀診斷是蟹足腫,最後以手術切除疤痕組織,並採用蟹足腫不易復發的縫合法及Z字整形術,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解決老翁的困擾。
顏毓秀告訴中央社記者,產生蟹足腫的原因除了本身體質外,若傷口位於胸前等易產生張力的位置,或者傷口癒合不佳,都可能造成蟹足腫,且膚色較深族群較好發。
顏毓秀舉例,若手臂打疫苗或胸口長痘痘,明明只是微小傷口,卻出現紅腫的疤痕,代表可能有蟹足腫體質。
顏毓秀說明,蟹足腫是因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感受到張力刺激,使得疤痕組織不正常過度增生,疤痕變寬、變大及變厚,造成發癢和疼痛等現象;如果動手抓或摩擦,更會刺激蟹足腫增生,嚴重可能影響生活品質。
在治療方面,通常會先注射類固醇,搭配藥膏與矽膠貼布,觀察約2個月,若狀況未改善,則會考慮手術切除搭配低劑量放射治療,破壞纖維母細胞。
為避免再次手術疤痕組織更加增生,顏毓秀說,可採用將張力釋放在筋膜層的縫合方式,並搭配Z字整形術,不會刺激到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較不易使蟹足腫復發。
顏毓秀提醒,蟹足腫體質者必須更加注意傷口照護,若不慎受傷,可先分辨傷口的深度,若傷口較深,可經醫師判斷後,進行縫合手術有助減少疤痕發生;受傷後或手術完也應減少食用刺激、辛辣、易過敏食物,也有助減少疤痕生成。(編輯:陳政偉)110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