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抑制劑恐增心血管風險 食藥署將啟動評估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台北2日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的JAK抑制劑藥品,因可能增加心臟病甚至死亡風險,衛福部食藥署將啟動臨床效益與安全性再評估,是否跟進美國列為較後線的用藥。
JAK是一種傳遞發炎反應的激酶,而JAK抑制劑則是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可抑制人體內的JAK生成,使發炎反應下降,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較新的選擇。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近日告訴中央社記者,美國臨床試驗發現,JAK抑制劑藥品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癌症、血栓甚至死亡風險。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9月曾發布警訊,將JAK抑制劑藥品使用範圍限縮,當病人使用1種以上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時才使用,同時也要加註警語。
洪國登說,目前國內有8張JAK抑制劑藥品許可證,因應美國FDA新制,食藥署也將啟動臨床效益與安全性再評估,近日發文給醫界與藥界,希望於今年底之前提供此類藥品的臨床使用狀況與建議,待彙整後會進行整體評估,是否跟進美國列為後線用藥。
長庚醫院北院區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指出,傳統免疫抑制劑可能有肝腎毒性或致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而JAK抑制劑藥物是新一代的非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相較之下毒性較低。
鐘文宏表示,JAK抑制劑藥物在風濕免疫科與皮膚科使用範圍廣泛,如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俗稱「鬼剃頭」的圓禿,甚至打疫苗後引發免疫風暴產生掉髮,無藥可用時,都可使用JAK抑制劑治療。
「只要是藥就有副作用」,鐘文宏說,經追蹤發現JAK抑制劑可能增加心臟相關事件風險,他也確實曾收治在病人在用藥後小中風復發,但整體觀察國內狀況,未發現用藥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有部分患者則是用藥後帶狀皰疹復發。
鐘文宏說,JAK抑制劑目前不算第一線用藥,通常是類固醇或其他傳統免疫抑制劑無效才考慮使用,且若一般人用藥不須太擔心,但若年長者或者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者,務必要規律追蹤並穩定服藥控制病況,並斟酌使用JAK抑制劑。(編輯:管中維)11012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