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面對疫苗供應不足 學者建議多研究混打策略

2021/9/22 12:28(9/22 12: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2日電)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混打疫苗策略有助於對抗Delta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和突破性感染,當疫苗供應量可能不足時,應加強研究不同疫苗的混打。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台大公衛校友群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享最新疫情現況。

陳秀熙表示,目前全球已超過2.28億人確診,除了採取採取疫苗、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Test(檢疫及快篩)的三聯體防疫搭配策略外,疫苗混打策略也扮演重要角色。

台大公衛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任小萱提到,近期德國研究混打疫苗對不同變異株的病毒中和能力,結果顯示AZ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混打的病毒中和能力最高,其次為AZ混打BNT;對Delta變種病毒的研究則發現,混打AZ及BNT的中和抗體濃度比兩劑AZ高,與兩劑BNT相當。

任小萱指出,現在各國多採AZ混打BNT或莫德納的載體疫苗搭配mRNA疫苗研究為主,很少採用莫德納加BNT的兩劑mRNA疫苗混打,但加拿大已於今年6月批准mRNA疫苗混打,越南及新加坡近期也因莫德納供給不足而開放此組合的混打策略。

陳秀熙認為,從目前科學證據顯示,混打策略有助於對抗Delta病毒和突破性感染,但仍需更多實證支持;目前AZ混打BNT的方式帶給大家很好的思考方式,在疫苗供應量不足時,加強研究不同疫苗的混打是最實際的,對於未來如果要施打第3劑疫苗也會有幫助。(編輯:管中維)11009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