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院:福島核廢水排放點愈北 對台灣愈有利
2021/4/16 19:04(9/14 13:02 更新)
(中央社記者侯文婷高雄16日電)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模擬動畫,如果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放位置在北緯36.5度以南,核廢水1年後可能抵達台灣;如果在北緯38度以上,核廢水抵達台灣時間將超過1年。
國海院長邱永芳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實際情形要依排放緯度、季節及深度綜合評估,才能準確得知廢水擴散範圍及速率。
日本政府13日召開相關部會閣員會議決定,福島第一核電廠(約位於北緯37.4度)在公元2011年311核災後持續產生的含氚核廢水,將在稀釋後排入海中,目標是2年後開始排放。
國海院超前部署與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合作,展開海流分析研究,評估日本核廢水影響。研究成果獲行政院重視,從今年起1.5年,編列新台幣1.3億元預算,在東北角海域設置自動監測系統。
邱永芳表示,國海院以福島周邊為出發點,模擬多種廢水排放路徑,發現如果排放位置愈北,對台灣愈有利,但排放位置較南,對台灣影響較大。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邱永芳說,含氚核廢水雖是處理後的低污染核廢水,但如果數值超標,仍會衝擊台灣海洋生態。至於如何影響,可能要另外研究才能得知;日本預計2年後排放,國海院將利用時間精確模型,達到精準計算預測。
據國海院資料,將透過設置海洋傳輸擴散模擬預報、海域輻射即時監測及生態系統調查等,進行災害防護應變整備,透過資訊服務平台,開放民眾查詢輻射值。(編輯:李明宗)11004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