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美牛齊鬆綁 醫籲公布風險評估報告護食安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8日電)含萊克多巴胺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將於明年元旦開放進口。專家表示,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安全性至今仍是未知數,呼籲提供風險評估報告,餐廳、食品標示也應更加完整。
總統蔡英文今天宣布,針對延宕已久的美豬美牛問題,經過這幾年評估,她責成相關部門,在保護國人健康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美國豬肉萊克多巴胺進口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
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最早是美國藥廠研發用來治療人類氣喘的藥物,在臨床試驗階段就宣告失敗,但意外發現可讓動物瘦肉增加、肥肉減少,有助畜牧業節省飼料使用,1999年美國開放萊克多巴胺作為飼料添加劑,但因安全疑慮,台灣於2006年列為禁藥,也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牛肉、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標準是一致的,腎臟標準為90ppb、肝臟40ppb、肌肉及脂肪為10ppb,但台灣僅開放牛肉的肌肉部位容許量為10ppb,其他牛內臟及豬肉均要求零檢出。
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醫師蘇偉碩表示,國際間對於萊克多巴胺長期食用仍缺乏風險評估及實證安全,2012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量時,因爭議太大,罕見以表決方式決議,最後支持者以2票之差勝出,顯示支持與反對意見勢均力敵。
蘇偉碩說,即便訂出容許量,萊克多巴胺的安全性仍缺乏科學實證,也有國際研究認為可能對人類精神狀態造成影響,呼籲政府公布風險評估報告。
他強調,萊克多巴胺並不是用於治療動物疾病,而是為了節省飼料支出、增加利潤的藥物,因而衍生出的食安風險為何要由食用者承擔,是全球爭議重點,也擔心對胎兒、嬰幼兒、老人、肝腎疾病等慢性病患者造成食安風險。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不論豬、牛的肌肉部位殘留量及容許量都較低,風險相對可控,反觀肺臟、腎臟等內臟是殘留量較高的部位,若要開放內臟應有更多風險評估,透過攝食量、殘留量進行推估,餐廳、食品等標示也應更加完整,讓民眾可自行選擇。
不過,楊振昌認為,過去討論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肉品時,有專家學者指出,吃了含瘦肉精飼料的動物容易出現躁動不安、冒汗、心臟變快等症狀,歐盟也認為有基因毒性的可能性,至今雖無明確證據證實,但仍是一項隱憂。
至於蔡總統提到開放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主要涉及狂牛症議題,2009年台美簽訂「台美牛肉議定書」,開放30月齡以下小牛、去除風險物質的牛肉及產品輸台,未來將全面開放至30個月以上牛肉。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陳順勝表示,過去感染狂牛症的牛隻,大多是吃了含有病牛製成的肉骨粉飼料遭感染,但狂牛症問題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關注飼料安全及環境監測,包括牛隻飼料不得含有動物性物質,牛隻屠宰過程把關也比過去更嚴謹,因此國際間早已逐漸鬆綁牛隻年齡規定。(編輯:張芷瑄)1090828
- 2023/06/06 17:51
- 2020/08/28 18:48
- 2020/08/28 18:29
- 美豬美牛齊鬆綁 醫籲公布風險評估報告護食安2020/08/28 18:21
- 2020/08/28 17:58
- 2020/08/28 17:3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