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追思陳希煌 感念為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8日電)前農委會主委陳希煌5月18日辭世,農委會今天舉辦紀念追思會,主委陳吉仲回憶陳希煌當年為因應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農業策略聯盟等政策,為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陳希煌生於民國24年,一生在學術、公務皆有深遠影響,作育英才無數,並奠定台灣農業發展基礎。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銜命出任農業委員會主委。
陳吉仲回憶,陳希煌雖僅任1年9個月(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但當時正值台灣加入WTO的關鍵時刻,陳希煌推動結合生產、加工、物流、行銷及貿易等調整措施的「農業策略聯盟」,以及「稻米政策改革小組」等,已為台灣農業因應經貿開放及永續發展奠立穩健基礎。
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陳希煌照顧學生無微不至,是「刀子口豆腐心的長者」。
陳保基說,陳希煌擔任台大農經系主任時,曾到課外組找他,劈頭就說「你要教教學生,要有基本的規矩」。他看著陳希煌兩手手腕都貼了沙隆巴斯,詢問原因。陳希煌告訴他,系館旁腳踏車亂停,路都無法走,於是自己一部部抬到30公尺外可擺放處,所以受傷。
農委會補充,陳希煌1959年於台大畢業,1974年取得美國喬治亞大學博士,返國後投入農復會工作,參與農業經濟研究與農業發展政策的規劃與推動,至1978年間,潛心研究台灣糧食問題、農村勞力問題、小農經濟分析及農業技術轉變的分析,研究成果多數獲政策制定參採,其「我國小農經濟之分析」並開啟研究台灣小農問題的風氣。
之後農復會改組為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陳希煌擔任經濟研究組長,負責農村發展計畫研擬、農政計畫執行,期間也以比較利益方法從事農業資源利用比較利益分析,成為農經界最完整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利益與誘因的經濟分析。
1982年因應國家需要人才,陳希煌放棄高薪工作,回母校台大任教,作育英才無數。
1980年代,陳希煌觀察經濟自由化趨勢,以及農業部門配合國家現代化,投入計畫產銷與農村綜合性規劃的研究。1990年代完成「兩岸農業交流的可行性分析」與「中國大陸八零年代農業政策與九零年代農業展望之分析」,以及「我國經濟自由化與農業政策之調適」,皆甚受重視。
2002到2008年,陳希煌擔任財團法人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第11、12屆董事長,多次參與產官學座談會。2008年卸任後,未再擔任其他正式職務,但仍關心台灣農業,持續述作,也常出席各種研討會發表建言。
今天這場不對外開放的紀念追思會上,除親屬,陳吉仲、陳保基、台大農學院院長盧虎生、台大農經學系教授吳榮杰、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陳郁蕙等諸多農業界專家在受邀之列。(編輯:管中維)10908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