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無依常自殘 社工支持陪伴助翻轉人生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6日電)社工許如悅長期服務藥酒癮、精神障礙者,陪個案經歷人生幽谷,曾有少女不被家人接受,會談時自殘、跳樓、打電話哭訴想自殺,但許如悅支持陪伴、願意相信,因而改變弱勢人生。
除了社會福利、家暴防治外,長照、毒品防治、藥酒癮防治、精神醫療、安寧緩和醫療等許多領域,都可看到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身影。
今年獲頒衛福部社會工作服務績優獎的許如悅,是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醫療社工師,社工年資17年。她長期關注藥酒癮和精神疾病者,也曾經歷重大傷亡事件,如民國109年黑鷹墜機、104年復興航空空難等,陪同罹難者家屬認屍、給予情緒支持。
讓許如悅感受深的是,社工不只是穩定社會的力量,也可能改變個案的人生,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
在10幾年前,許如悅遇到一名讓她印象非常深刻的個案,那是一名有躁鬱症的少女,每週都要到醫院急診報到,有酒癮,且跟著男友吸毒、反覆自殺。家人冷眼旁觀,把少女當成壞孩子。
得不到支持,少女用激烈行動表達自我,她自殘、常自殺,曾在與許如悅會談時,直接拿刀割腕,也曾衝出會談室想跳樓。
許如悅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回想那些驚心動魄的時刻,語氣仍充滿緊張。當時會談室在4樓,若往下跳,不死也殘,身為社工,看到個案出現驚人之舉,馬上就要隨機應變,她立刻起身追出,死命地跑,及時在高樓邊緣把個案拽下來。
少女當時常出狀況,也曾被抓到警局,警察問她聯絡人,她不找爸媽,而是找許如悅;有一次,少女站在捷運站月台邊,有跳下去的衝動,她也打電話給許如悅,兩人聊了10多分鐘,成功讓少女平穩走離月台。
許如悅說,陪伴此類個案常會提心吊膽,但雙方也建立深厚的互信,後來個案愈來愈穩定,每次要吃的藥量大幅減少,也成功復學。許如悅還參加少女的國中、高職畢業典禮,這10多年來兩人也保持聯絡。
為什麼少女的生活能轉彎,許如悅認為,改變的關鍵是支持陪伴,且願意相信個案。少女的家人對精神疾病有刻板印象,不願給予支持;許如悅則是持續陪伴,「當她不行的時候,就會來找我,我就會陪著她」。兩人一路磕磕絆絆但相伴前行。
許如悅的社工路也曾跌落深谷,那時她生第3胎,經歷嚴重難產、休克,必須插管急救。幸運撿回一命後,卻喪失生活能力,連呼吸都要重新訓練。
許如悅說,本來在生活、工作如魚得水,經歷生死交關及後續的漫長復健,緩慢找回失去的能力,也因此切身感受個案的心情,從此用陪伴關心取代助人心態。
自比為負傷療癒的天使,許如悅表示,服務個案一路走來,收穫永遠比付出還多。期許自我微光能照亮前方,與服務對象即便蹣跚亦同行。(編輯:張雅淨)10908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