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菸盒新圖恐怖訴求 面積太小民團盼改進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日電)台灣菸品容器警示圖文新制今天上路,圖片走恐怖訴求,更強調菸害寫實。不過民團仍質疑,警示圖文面積太小,在全球排名倒數,難達成預防青少年吸菸、促成戒菸目的。
董氏基金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從今年7月1日起,台灣與新加坡同時更換全新「菸品容器警示圖文」,但新加坡政府不但將新式警圖面積擴大為75%、內容更加寫實,且全面執行「素面包裝」,成為全球第15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的菸盒包裝須印製大幅警圖與使用素面包裝國家。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反觀台灣,新式警圖內容雖已加強菸害寫實,但印製面積仍維持只有35%,在執行「菸品容器印製警示圖文」政策的119個國家中吊車尾,排名全球倒數第四。
姚思遠說,民間團體肯定政府新公告的菸害防制修法版本中,擬將菸盒警示圖文印製面積加大到80%的努力,但未將「菸品容器素面包裝」一併納入修法,顯有不足。
所謂的菸品容器素面包裝是指所有菸品容器底色只能素色,且菸品品牌印製都必須統一字體、字級、顏色與位置;菸品包裝不再有品牌標幟、色彩及推銷性文字來凸顯品牌形象。
姚思遠說,全球有包括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挪威、紐西蘭、烏拉圭、泰國及新加坡等15個國家都實施「菸品容器素面包裝」,讓吸菸者一年平均使用達7300次的菸盒,能明確傳達菸害事實,讓下一代不再受菸品精美包裝與品牌所迷惑。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志冠表示,韓國政府也剛宣布,今年12月23日起菸盒警圖內容將全面更新,更強調喉癌、性功能障礙、電子菸危害、心臟病、中風、早死、肺癌、口腔癌、二手菸及孕婦危害等。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台灣菸品容器警圖比例太小,無法明確顯示菸害,也不符合WHO「可預防青少年吸菸、促成吸菸者戒菸」的要求,台灣應盡快亡羊補牢。(編輯:吳協昌) 10907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