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業戰疫/漁業外銷急凍 鮪魚首度列補助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陳清芳台北25日電)屏東日前高價拍出今年「第一鮪」,為急凍的魚市帶來久違的好消息,台灣漁業千億元年產值,疫情凍住大半商機,外籍漁工也缺工,現在紓困補助上路,獎勵拓銷項目首次納入鮪魚。
今年全國「第一鮪」由屏東縣東港籍漁船「宏吉財號」捕獲,日前拍賣這頭254.4公斤的黑鮪魚,宜蘭企業家熱情相挺,以每公斤單價新台幣9000元標下,總價228萬6000元突破「第一鮪」拍賣19年以來的紀錄,讓東港漁會的跌破眼鏡。
每年4到6月是台灣黑鮪季,可是這場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景氣,台灣漁業也受連累,鮪魚觀光季系列活動延期,不知延到何時,魚市慘澹經營,好在「第一鮪」照常拍賣,而且高價拍出,搏個好彩頭。
疫情凍未條 鮪魚也凍傷
全台漁業年產值大約新台幣1000億元,遠洋漁業漁獲量占全台漁業產量6成、產值占一半,其他一半是沿近海及養殖漁業。疫情嚴冬凍傷了漁業外銷訂單,也打亂了沿近海跟養殖漁業的供銷。
台灣出口日本農漁產中排名第一名的鮪魚(以遠洋漁業冷凍鮪魚為主,全年皆有產出),今年第一季出口值8548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607.7萬美元少了6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鮪魚3月外銷日本出口值2451.4萬美元,更比去年3月的3084.5萬美元少了633.1萬美元,下滑20.5%。鮪魚汛期到來,2020東京奧運卻要延後一年舉辦,漁民不得不擔心黑鮪魚買家縮手,漁獲在冷凍庫等出路。
不過,農委會漁業署認為,早期台灣的黑鮪魚幾乎外銷日本,10多年來推廣帶媽媽享用黑鮪魚過母親節等活動奏效,大多已轉內銷,雖然比較貴,但是深受國人喜愛,期望疫情漸漸穩定,母親節商機不受影響。
除了鮪魚之外,在沿近海及養殖漁獲中,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外銷市場的石斑魚,出口值也銳減6成。
農委會國際處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石斑魚活魚出口值1318.2萬美元,出口衰退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封城等防疫措施造成訂單縮減、作業人員防疫檢疫隔離規定,以及中國大陸持續發展石斑魚養殖業等。
至於冷凍虱目魚今年Q1出口值399.2萬美元,年減2成。冷凍秋刀魚今年Q1出口值2154.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跌55.5%。所幸,這是因為國際間的捕獲量都在減少,與疫情的關係不大。
扛住不景氣 漁民壓力大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形容,現在漁民們「很辛苦」,既要擔心市場買氣銳減,影響收入,又要扛著缺工壓力,勉強出海作業。
台灣鮪延繩釣協會秘書長何世杰估算,全台需要2.1萬名外籍漁工人力,現在共缺工1000多到2000人,缺工率近1成。
何世杰說,很多船東都有巨額貸款,還要在缺工不能出船捕魚,背負維持營運的開銷壓力,恐怕紓困貸款需要加碼,才能撐過去。
農委會已祭出相關紓困措施,包括:加工冷凍補貼、紓困貸款、獎勵海外拓銷、專案移工申請許可等。
由於水產可冷凍儲存,漁業署祭出補助加工凍儲費的措施,藉此鼓勵凍儲6個月以上;採取計畫生產的石斑魚、午仔魚及大宗養殖魚種,也將總年均生產量下修1到2成,藉此減少銷貨壓力。
鮪魚是高價魚類,一向不怕賣不掉,但是近日漁業署公布獎勵海外拓銷項目,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說,鮪魚首度納入,其他項目還有鯖鰺、鬼頭刀等。
紓困多管齊下 撐著漁民度難關
紓困貸款方面,農委會漁業署保證,新貸案還本可延為5年,舊貸案還本可就個案洽談展期還款。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原本紓困貸款總額68億元,著手加碼20億元,追加到88億元。
在人力方面,漁業署說,因應中國大陸、印尼籍船員不能到台灣,3月時輔導船主轉僱其他國籍船員,專案媒合非漁汛期漁船的外籍船員互相轉僱,92艘漁船提出專案申請需求667人,已有21艘漁船105人取得招募許可函。
4月起,遠洋漁船境外僱用外籍船員搭機入境檢疫措施上路,到4月21日時,已有88艘漁船專案申請1234名外籍漁工入境,其中65艘978人無需檢疫,其他正在檢疫期間,目前一切順利,等待出海作業。(編輯:陳清芳)10904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