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校師生赴陸交流須登錄惹議 教部:助評估風險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許秩維台北27日電)教育部委託陸生聯招會設置「赴陸教育交流活動登錄平台」且12月實施,要求事先報備,引起議論。教育部今天說,預先登錄填報可協助師生評估風險,保障自身安全與權益。
兩岸學術交流屢屢出現沾染政治的疑慮,今年暑假有200多名台灣中小學校長到中國大陸參與交流活動,在台下聽中國官員講「習五條」;今年10月多所大學學生組織也召開記者會,抵制天津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領導力論壇」。
對此,教育部一再重申,學術交流不可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關係條例)」第33之1條規定,台灣人民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參與大陸黨、政、軍機關團體活動,或是涉及政治性內容的合作行為。
「中國時報」今天報導,教育部委託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建置「赴陸教育交流活動登錄平台」,要求今年12月起以學校名義組團到大陸交流,都必須事先登錄報備。
對此,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告訴中央社記者,原本就已建置赴陸教育交流研修學分登錄系統,這次新增赴陸教育交流登錄平台,是為了協助學校強化內控機制,並保留完整檢核和交流紀錄。
教育部指出,兩岸教育交流的目的在於促進相互瞭解,必須在對等、互惠原則下辦理,行程安排不應有政治目的和政治內容或損害台灣的尊嚴。由於兩岸社會、文化、政治差異,事先填報可協助師生評估可能的風險,保障自身安全與權益。
清華大學全球事務長嚴大任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一般師生赴大陸交流不用特別報備,現在教育部要求登錄,學校也會配合,但希望能有些彈性,畢竟有時邀約比較臨時,或是無法太早確認參加,建議可將事先登錄時間從1個月前縮短為2週前。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告訴中央社記者,現在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統戰無孔不入,不斷拋出惠台措施,教育部要求學校登錄赴陸交流活動,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各校師生要注意國家安全,雖然可能增加人力負擔,但站在學校立場,還是會全力配合。
陳振貴提到,從操作手冊來看,須登錄的活動涵蓋體驗學習、實習、志工服務、訪問研習、姊妹校交流等類型,範圍相當廣泛,讓人擔心部分學校可能自我審核,形成變相的限縮,因此建議推行一段時間後再檢討,例如針對可能涉及國安的樣態加以規範。(編輯:陳清芳)108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