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童玩免插電 傳承豐富童年舊時感動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6日電)現代社會科技進步,手機等電子產品漸成為小孩玩具,為了平衡孩子遊戲權,國際遊戲協會台灣分會10月正式成立,盼透過古早免插電童玩及教學互動,讓小孩有更豐富的童年。
走進都會區餐廳裡,小孩邊吃飯邊看手機或iPad的場景司空見慣,電子產品彷彿魔法棒,能讓小孩乖乖坐在位子上緊盯螢幕,但在電子科技產品逐漸成為小孩玩具主流時,是否仍少了那麼一點點的互動?
為了保障兒童遊戲權利並讓孩子能夠有更豐富的童年,國際遊戲協會台灣分會在今年10月正式成立立案,希望能把過去美好的童玩經驗植入現代小孩的童年之中。
玩具在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隨著時代進步也有不同的演變。國際遊戲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張世宗今天受訪表示,人類史上有5種不同童年,在最初的農業時代,小孩會運用身邊可得到的素材自己做玩具,到了工業時代則有大量的量產玩具,70年代時進入電視時代,隨後是電腦及網路時代,小孩的玩具也從「沒電」演進到「有電」。
張世宗表示,過往在農業時代,小孩會自己DIY玩具並由家人互相帶領,但當進入有電的時代之後,都是個體獨自遊玩,少了親情的聯繫互動,因此希望能保持「自己做自己玩」的傳統,讓小孩玩玩具時能多一點操作、創意及互動。
國際遊戲協會台灣分會組成包含多名成員,推動工作包含玩具的收集、研發及推廣,其中成員之一、長年服務偏鄉原住民孩童的至善基金會,也將在明年第一季的輔導課程中導入手作課程。
至善新竹工作站幼兒組組長里夢表示,明年開始每一季都會設定一項主題,以明年第一季小鳥為例,包含認識小鳥、認識小鳥生長環境等內容,也會融入手作鳥巢、可發出鳥聲的鳥笛等內容。
里夢指出,在這過程中,同時也會尋找部落耆老盼能找回古老童玩記憶,並使用在地部落就可得到的素材等來搭配課程。
為了讓孩童體會免插電童玩的樂趣,國際遊戲協會台灣分會及台東大學幼教系今天也在板橋共同主辦「免插電童玩嘉年華」,盼透過手作童玩體驗、展示及工作坊,帶領親子老幼一起重回免插電的年代、找回自己動手動腦做玩具及玩玩具的樂趣。
張世宗指出,希望能傳承過去農業時代的童玩經驗來平衡小孩的遊戲權,但光有童玩並不夠,分會也會提供師資培訓、證照培訓,讓有興趣民眾來參與推廣、發展更多有系統的活動,豐富孩子玩玩具時的互動。(編輯:葉俐緯)10811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