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週增6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全都來自緬甸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2日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台灣上週新增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都來自緬甸,包含一起群聚案,個案發病前在緬甸參加宗教活動。醫師提醒,到流行地區應注意防蚊。
疾管署下午公布,台灣上週新增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都來自緬甸,顯示當地屈公病疫情仍持續,其中包括一起群聚感染事件。
群聚個案為北部20多歲及50多歲女性,發病前都曾在緬甸仰光參加同一個宗教活動,均於9月6日在緬甸發病,以關節痛、骨頭痛為主。其中50多歲個案在當地甚至就醫高達6次,但症狀都沒有緩解,腳部關節痛到難以走遠。
兩人在10月18日返國入境時主動到機場檢疫站通報,經檢驗確診感染屈公病,兩人目前均已過可傳染期。
屈公病感染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等,約半數病患會出現皮疹,大部分患者在1週內可康復。但也有患者的關節痛會持續一段時間。
疾管署統計,近1個月國內新增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共13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11例)。今年截至10月21日,累計8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緬甸移入59例最多、其次為泰國12例、馬爾地夫5例、印尼2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各1例。
國際疫情資料顯示,鄰近台灣的泰國屈公病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近期病例以中部及南部為多。印度今年截至9月累計超過4萬例疑似病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疫情下降,但每週仍持續有新增病例。
羅一鈞表示,部分國家屈公病疫情持續,國內仍有境外移入病例出現,提醒民眾出國前務必蒐集相關防疫資訊;到流行地區期間,應加強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提醒,民眾返國後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肌痛、出疹、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診治,如醫療院所遇到疑似症狀患者,務必加強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群聚情形)並及早通報。(編輯:管中維)10810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