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食安受害者孤單 跨領域專家組權益促進協會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8日電)有鑑於台灣曾有數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受害者多只能自行承擔,缺乏照護機制,跨專業領域專家今天組食安及受害者權益促進協會,盼監督國家政策,維護受害者權益。
台灣過去發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對民眾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如震驚社會的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對許多民眾造成長達數十年的健康危害,但廠商事發後就宣布破產導致求償無門。一直到2009年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成立,才協助受害者爭取權益。
台灣食品安全及受害者權益促進協會下午舉行成立大會,籌備會主任委員廖脫如也是油症受害者。她受訪時表示,因長期攝食受污染的食品,身體出現很多狀況,甲狀腺也切除,罹患三高等慢性病,一累就會暈眩。尤其對下一代健康也產生風險,小孩出生時體重輕,且難照顧,是許多女性油症受害者共同的痛。
廖脫如表示,近年台灣發生多起食安事件,民眾可能在不自覺狀況下就把有毒物質吃下肚,影響身體健康。過去只能由食安受害者和家屬承擔責任,政府沒有相關健康照護機制,也缺乏救濟補償,成立協會有助持續監督和倡議。
副總統陳建仁在成立大會致詞時說,過去台灣發生多次食安事件,包含多氯聯苯、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劑等食安議題,在總統蔡英文上任後,致力於食安5環政策,加強源頭管理、加重惡意黑心廠商的懲罰,守護民眾健康。
陳副總統表示,過去處理食安議題多是亡羊補牢、緊急應變,也消耗民眾的信心;如果能透過精密檢測、分析和控管,充分了解食品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和相關性,能教導民眾減少有害物質暴露,減少危害事件。
陳副總統也說,政府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如食安法裡對受害者權益的保障,或未來需要立國民營養法,都有賴大家一起努力,食安及受害者權益促進協會的成立非常重要。
台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郭育良受訪時表示,食安危害事件的後續追蹤和照護都非常重要,有些食品有害物質暴露可能造成長期的健康影響,如心血管問題或其他慢性病。但過去發生時,若只有受害者個別的聲音,很難釐清是否為食安造成的疑慮;協會有助整合受害者,集合眾人力量,監督相關政策並向前推進。(編輯:管中維)10810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