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阿公拉牛車載家人逃難 陶博館志工展溫情創作

2019/10/14 16:39(10/14 16: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臻新北14日電)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志器萬千-陶博館志工聯展」,擔任志工16年的曾鳳珠,將小時候遭遇洪水來襲,阿公拉著裝載家當和小孩子的牛車逃難畫面,製作成動人作品。

鶯歌陶瓷博物館表示,「志器萬千-陶博館志工聯展」展出40件由18名陶博館志工製作的作品,展期至11月3日止,即日起每週六下午2時至4時現場也有免費茶席,讓愛好陶藝者前來與志工交流。

志工曾鳳珠在陶博館擔任志工已有16年,此次參展的作品「憶牛車」,是利用鐵、木材等複合媒材創作,曾鳳珠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她的家鄉台東縣卑南鄉嘉豐村,在她小的時候曾經歷一場大洪水,當時洪水沖到家門前,連田地都被沖走。

「阿公把所有家當和小孩子都搬上牛車」,就這樣拉著牛車走了好幾公里,到高處的親戚家避難,當時一家人緊緊相繫的感覺始終放在她的心裡,成為她的作品創作主題。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曾鳳珠向中央社記者表示,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人物的雕塑,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自己也不是專家,因此花了很多時間揣摩人臉的刻畫,整個作品也製作出仿舊感,包括牛車上的家當、人物身上的衣著,同時把當時大洪水來臨時,在泥巴路中逃難的情境等都仔細呈現,耗時約半年才完工。

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吳秀慈表示,鶯歌陶瓷博物館志工隊於民國90年成立,今年第2次榮獲文化部「第26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團隊獎」,獲得各界肯定。(編輯:方沛清)10810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