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大學生會揪連署 下修民法行為能力人至18歲

2019/10/6 11:03(10/6 11: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6日電)台大學生會長凃峻清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下修「民法」行為能力人年齡為18歲,目前進入附議階段,台大學生會號召大家連署,還權於青少年。

凃峻清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下修「民法」行為能力人年齡至18歲,附議人數如達5000人,主管機關須針對提案具體回應,距離附議期限還有30天。台灣大學學生會昨晚在臉書貼文,號召大家一起參與連署,支持民法行為能力人年齡由20歲下修至18歲。

「權利應對等於責任」,台大學生會指出,但在台灣,年齡18歲以上、20歲未滿的青少年處境卻非如此。依照「刑法」,滿18歲即是完全責任能力人,但「民法」中,這個年紀的青少年仍是限制行為能力人,被視作未成年,「權責不符」,青少年空有責任,卻不被認可相應的行為能力。

台大學生會提到,校內大學部有近一半同學是18歲以上、20歲未滿,校園日常生活也牽涉到許多受限「民法」行為能力限制的活動,例如在外讀書需要戶頭來領每個月生活費,未滿20歲開戶需法定代理人陪同或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加身分證正本,申請助學貸款時,也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

台大學生會表示,「成年」與「成長」脫不了關係,沒有人到某個特定年齡就能忽然擁有完整的自我管理、決策判斷與公共參與能力,這一切必須在實作中學習,因此希望下修「民法」行為能力年齡限制至18歲,將日常與經濟決定權還給青少年,順著時代與世界潮流,一步步讓青少年能被視作完整的「人」。(編輯:張銘坤)10810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