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三陰性乳癌治療瓶頸 國衛院研究露曙光

2019/8/5 11:41(8/5 13: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5日電)三陰性乳癌患者治療易有瓶頸,國衛院研究發現,MCT-1致癌基因在乳癌高度活躍,透過抑制MCT-1表達,結合特定免疫療法,可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跟轉移。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欣伶今天在記者會表示,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又以三陰性乳癌治療特別棘手。

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黃體素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3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患者大多只能選擇化療,無法用荷爾蒙療法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相當有限。

徐欣伶研究團隊發現,MCT-1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細胞實驗發現抑制MCT-1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原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IL-6及IL-6R免疫療法,將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效果,可望提供三陰性乳癌患者新治療方向。

但徐欣伶表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透過抑制致癌基因表達並結合特定免疫療法,乳癌會縮小、乳癌發生率也會降低、復發風險變小,但是否抑制轉移還有待實驗驗證。該論點也還須經人體實驗,且有待後續開發出小分子藥物,臨床才能突破。

徐欣伶指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會擾亂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和侵襲細胞外基質,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

另一方面,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也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6, IL-6),並刺激IL-6與IL-6受體(IL-6R)進行結合而引發一系列發炎反應。

徐欣伶說,MCT-1致癌基因不僅造成癌細胞增生並破壞細胞周邊組織微環境,同時改變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功能,將本來可對抗腫瘤的巨噬細胞誘導成促進型M2巨噬細胞,不但不會攻擊癌細胞,相反地還會供給癌細胞生長、轉移所需細胞激素與環境。

此外,MCT-1過度表現也會增加乳癌幹細胞數目和功能活性,並降低腫瘤抑制性小分子核醣核酸表現,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三陰性乳癌病程持續惡化。

徐欣伶表示,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在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表現量,能降低巨噬細胞轉變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的機率,進而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能力。同時也能減少乳癌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降低癌細胞在複製與分裂時發生基因變異、抗藥性和癌症復發的機率。

國衛院研究成果已刊登於今年3月號分子腫瘤期刊(Molecular Cancer)。(編輯:翁翠萍)10808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