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合成卡西酮濫用飆升 新興毒品恐致命

2019/7/21 19:48(7/21 19:5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1日電)新興毒品「合成卡西酮」濫用逐年飆升。食藥署示警,卡西酮與安非他命同屬中樞神經興奮劑,過量使用可能會四肢麻木、肌肉僵硬,誘發暴力行為,甚至致命。

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藥物食品安全週報顯示,根據食藥署統計資料,107年9月單月含合成卡西酮類的混合藥、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高居毒品通報案件前3名。

統計資料顯示,合成卡西酮為近年來成長最快的新興濫用毒品,通報案件從101年的1356件,成長至106年的6萬3266件。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審議在今年4月9日決議,增列9種新興毒品為第三級毒品,其中就包括「乙基乙基卡西酮」「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藥師林映州說,卡西酮類化合物都是從卡西酮所衍生。卡西酮(Cathinone)是一種生物鹼,可以在一種名為恰特草(Khat)的植物(學名 Catha edulis)的莖、葉、花蕊中發現。恰特草早在13世紀時,被產地居民嚼食,作為抵抗飢餓或工作疲勞時提神用。

林映州說,卡西酮與安非他命的化學結構式相似,同屬中樞神經興奮劑,能產生類似安非他命的效用,如精神亢奮、幻覺、心跳加速等症狀,過量使用時可能會引發高燒、胸痛、心搏過速、四肢麻木、肌肉僵硬、妄想,甚至誘發暴力行為。

長期使用卡西酮中毒時,也可能引起錳誘發型巴金森症,台灣在2016年發生的知名飯店女子命案就跟卡西酮有關。

合成卡西酮之所以成為主要新興毒品,除了容易製成外,也因化學結構容易修飾,而規避法律上以正向表列毒品禁藥化學成分的管制。

目前台灣已檢驗出的合成卡西酮類物質高達46種,其中以Mephedrone(俗稱喵喵)檢出最多,其次是Methylone(俗稱bk-MDMA)。

這些合成卡西酮在化學結構上與安非他命類似。此類藥品鮮少單獨使用,多半與其他毒品或鎮靜安眠劑混用,有藥品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對健康的影響也就更大。

根據新聞資料顯示,檢警曾查獲各種毒品咖啡包,但外包裝五花八門,除有「彩虹小惡魔」、「凱蒂貓」、星座系列等可愛圖案,還有梅子錠和柳橙、葡萄等水果口味混合型毒品,甚至還有毒品標榜「有機成分」。

食藥署提醒,近年新興毒品藉由化學結構及包裝不斷改變來躲避查緝,大幅提高危害嚴重性。民眾勿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輕易試毒。如欲瞭解更多毒品濫用及危害的相關資訊,可至「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反毒資源館」網站。(編輯:陳清芳)10807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