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調查 近7成民眾聽過但多數不甚理解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謝秉憲台北21日電)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農委會特生中心今天公布調查指出,68%民眾聽過生物多樣性,尤其15至24歲學子青年高達9成聽過,推測主因是九年一貫課程納入教材奏效。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天舉行「台灣生物多樣性認知調查首度調查成果發表」記者會。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台灣首度採用生物多樣性道德貿易聯盟(UEBT)的方法進行調查,這也是聯合國認可的方法。
調查結果發現,有68%民眾聽過生物多樣性,但是僅13.8%完全理解正確,23.8%則部分理解正確。以不同年齡層而言,15到24歲聽過生物多樣性的比率最高,有90%,55到64歲僅48%,年長者的比率低於青年學子。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分析,2004年起生物多樣性納入九年一貫課綱,推測調查對象中13到27歲年齡層,是在正規學校教育中認知到生物多樣性,社會人士的訊息來源多,除非特別關注,不然難以理解內涵。
根據UEBT在2018年國際調查,就「聽過」「正確理解」「部分正確理解」生物多樣性所的調查結果,在英國是66%、22%、12%,法國90%、34%、16%,德國53%、25%、9%、美國55%、25%、16%,2010年日本的調查結果是62%、29%、21%。
台灣從2000年起公布及推動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國際比較之下,台灣民眾聽過生物多樣性的比率,與英、德、美、日類似,林瑞興說,但台灣民眾能正確說出生物多樣性內涵者相對偏低,還有努力空間。
他進一步說明,生物多樣性的正確定義是在全球不同地方有不同生態系,不同生態系有各自不同生物在裡面生存;部分正確理解的人只提到有不同物種,沒提到在地球上有不同變化。
林瑞興指出,台灣還需要多方交流、學習各國作法,以日本來說,日本非常重視商業運作、供應鏈的改變,若能讓全國民眾、公私部門都理解及內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行為會產生改變,例如購買FSC認證紙張,就會產生真正的影響。
這次台灣生物多樣性認知量表問卷調查於今年3到4月進行,範圍涵蓋台澎金馬,對象為15歲以上、64歲以下,從1710萬7188人中,依據地區、年齡、性別比例分層隨機抽樣出1000人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誤差值為正負3.1個百分點。(編輯:管中維/陳清芳)10805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