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內行看門道 直播購物如何自保

2018/9/24 08:56(9/24 09: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1的真相─解碼直播拍賣專題之三(中央社記者許雅靜台北24日電)「因為被害人太多了,152個人最少有152件,每一件都要釐清,真的需要一點時間」,保二總隊刑警大隊長李泱輯說明,為何震驚直播拍賣界的阿邦師詐欺案,一年多尚未偵查終結。

直播拍賣互動有趣,競標更是充滿快感,這是它的魅力所在,卻也是危險所在,消費者不想開開心心下單,最後卻得和漫長的司法程序奮戰,購買前必須先了解直播拍賣背後的話術與問題,中央社透過採訪專家達人,爬梳直播拍賣潛藏的五大陷阱,提醒消費者注意。

陷阱一:價格遠低於市價

「最重要的第一個關鍵,當然是要看價格」,台北市主任消保官何修蘭表示,拍賣主聲稱商品是名牌,但是價格很低,就有很高的比例是假的;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要調整,想花兩千元買到一件Burberry風衣,可能性很低,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做虧本生意。

陷阱二:賣家只能線上聯繫

第二個就是賣家的聯絡方式不透明,若賣家沒有店面,又沒有其他管道連絡,風險自然攀高。何修蘭說,若賣家的資訊只有一個客服信箱,就只能做線上聯繫,他願意跟你聯繫就聯繫,不跟你聯繫,你就找不到人。

陷阱三:+1衝買氣 人頭哄抬價格

直播拍賣通常是透過競標或以直購價在留言「+1」購買,在業界有直播拍賣天王之稱的林揚竣透露,其實很多人「+1」下單,比較容易激起其他消費者購買慾望。至於競標,則要小心人頭哄抬價格,林揚竣坦言,剛開始直播時,因人數少怕賠錢,用人頭出價都做過,但這樣做不好,也沒效果,當他放棄這個做法,不和客人在乎價格後,反倒吸引更多人。

陷阱四:限時特價 誇大鑑賞期

除了利用超低價,人頭哄抬價格引誘購買外,飢渴行銷和誇大售後服務,也是直播拍賣常用的手法,何修蘭指出,價格很低,不停地倒數說再多久交易就會結束,一直強調有10天、20天鑑賞期,不滿意就能退貨等,很多都是假的。

陷阱五:私下要求匯款

再來就是付款方式,私下透過Messenger或LINE提供帳號,要求匯款,幾乎都是詐騙。保二總隊刑警大隊長李泱輯表示,有的可能是被侵入裝木馬程式遭盜用,有的是看到買家下標後,創造一個很相似的帳號,假裝是小幫手聯繫,騙取付款。

先做功課 多查證多提問

在人人都可以直播販售的數位消費時代,除了專家提出潛藏的陷阱外,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要提升消費意識,交易時要保持警覺,確定交易的人是不是店家,有沒有商業登記。行政院消保處處長劉清芳建議消費者先做功課,了解是否是有信譽的店家,網友評價如何?

破獲無數詐騙案的李泱輯表示,直播主講得越動聽,價格越漂亮,就要更警覺,「當你覺得完全信任他的時候,請保有最後一點清明,去提出你的問題,該有的保護,該有的單據、發票,都要詢問」,若賣家完全置之不理,可能就是詐騙。

有效日期最重要 沒包裝不要買

此外,台灣的直播拍賣市場,有很大一塊是賣食物,打開臉書,搜尋直播拍賣,販售海鮮牛排比比皆是,但食物攸關消費者的健康,更要謹慎小心。台北濱江執行長陳志忠表示,在直播購買食品食材,一定要找比較大的品牌,比較有保障,不要太多的感情用事在直播主身上。

他建議,食品一定要問有效日期,沒有包裝盡量不要買,「像現在很多拍賣主,啪啦放了一堆肉在上面,但完全沒有包裝,這種不要買,因為不知道放多久,也不知道從哪裡來?」

付款首選第三方支付 匯款最糟

另一個消費者必須要有的觀念是付款的方式。何修蘭表示,若要網路交易,透過第三方支付是首選,第二個至少是貨到付款,若有問題,還可以向物流業者和託運人把錢拿回來,最差的就是匯款,要把錢拿回來就只能透過訴訟途徑。

也有不少在直播購物的消費者發現收到的商品有問題,第一時間與賣家聯繫,對方卻不斷拖延,為了避免拖過7天鑑賞期,消費者除了保留要求退貨的聯繫證明外,也可直接向物流業者退貨,但該查證、該注意、該交涉的都做了,還是無法解決,那該怎麼做?

行政院消保處處長劉清芳表示,很多人碰到消費爭議,常常鼻子摸一摸就算了,但其實這是最不鼓勵的方式,出面投訴除了保護自己,也保護了其他消費者,避免受害,「真的有消費問題,一定要勇於站出來。」

消基會建議,遇到消費糾紛,消費者應詳細記錄交易訊息,例如截圖或影片,並提供付款憑證,向消基會或各縣市政府消保官投訴,為自己爭取該有的權益。(編輯:陳俊碩)10709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規範VS自律 直播拍賣下一步怎麼走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