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澎湖600口石滬 楊馥慈盼復興石滬文化
2018/5/8 19:03(5/8 19:12 更新)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8日電)澎湖周邊擁有許多石滬,但卻因捕魚技術更新,讓石滬逐漸被遺忘。楊馥慈計劃普查澎湖600多口石滬、建構每口石滬位置的GPS地圖,讓石滬文化再復興。
第14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今天在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舉辦頒獎典禮,今年23歲的澎湖人楊馥慈以「飛越島嶼-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獲得資助,楊馥慈希望走訪、普查澎湖的600多口石滬,讓澎湖的石滬文化能被世界看見。
石滬是海中的漁獵陷阱,漁民依靠水勢、就地取材建造石滬,並利用潮水漲退規律等將分散的漁獲集中一處利於捕捉,是過去相當盛行的漁法,但由於捕漁技術日益更新,石滬也少為人使用,在年久失修的狀況下,石滬文化也漸漸消逝。
澎湖總計擁有多達600多口的石滬,海生海長的楊馥慈計畫進行一次全澎湖的石滬普查,盼藉由重新定位每口石滬、詳盡記錄石滬構造、 工法、漁獲、歷史等資料,建構一份擁有GPS定位的石滬影像地圖。
楊馥慈指出,石滬在漁獲量全盛時期佔70%,相當受討海人重視,且石滬在過去也像不動產一樣,可能作為媽媽的嫁妝,但這麼具代表性的資產卻因不具功能性後而被拋棄使用,相當可惜,「石滬象徵的不只是一個捕魚的陷阱,也是所有澎湖人的記憶的存在」。
楊馥慈表示,澎湖是一個很有在地特色的地方,但在推廣觀光時都是一些既定的觀光景點,人家常說「越在地越國際」,澎湖擁有的在地特色很值得被世界看見,她計畫將調查結果提報申請世界遺產,希望澎湖石滬文化能被世界看見。(編輯:吳協昌)10705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