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媽媽離婚苦 新二代拍影片與母和解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2日電)20歲黃翊庭是台越第二代,從小因父母離婚被迫提前長大,曾怨媽媽拋下她一走了之。今年初她和媽媽重返越南,透過訪談、拍影片,理解媽媽失婚又離娘家千里遠的苦痛。
婚姻經營不易,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台灣約有5.5萬對夫妻離婚,離婚率高居全世界第5名。若配偶為外籍人士,更可能因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等因素離婚,,統計2008至2016外配歸化後婚姻狀況,歸化後約每4人就有1人離婚,明顯比國人粗估離婚率高。
外籍配偶新住民家庭若遇婚姻危機,小孩可能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就讀長庚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的台越第二代黃翊庭,從小因爸媽離婚、她獨自操持家務而心有創傷。她今年初參與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台灣.心南向」計畫,帶媽媽重返越南,拍攝媽媽的離婚故事,重新了解媽媽結婚、失婚、被迫和孩子分開的心路歷程。
黃翊庭說,爸爸那邊的長輩對外配有很深的刻板印象,加上生活、飲食習慣差異,越南籍的媽媽常常動輒得咎。爸媽在她小學二年級離婚後,也因家中長輩的堅持,她和弟弟一週只能見到媽媽一次。
當時黃翊庭的弟弟才念幼兒園,黃翊庭除了要照顧自己、努力唸書,也要照顧弟弟,家事全都一把抓,也要當家裡的「帳房」,叮嚀爸爸注意財務,她壓力很大,生活過得非常忙碌,讓她曾一度埋怨媽媽:「為何要丟下我們,一走了之?」
黃翊庭說,從小被迫提早長大,幾年下來,跟媽媽關係沒有不好,卻也不親密,母女幾乎不會分享心裡話。直到這次越南蹲點計畫,她和媽媽在越南外婆家相處2週,才更了解媽媽的心情。
她表示,媽媽離婚後被迫和孩子分開,又要擔心經濟問題,娘家又很遠,如果選擇回越南,等同和孩子斷了聯繫,內心總是煎熬。
黃翊庭這次以媽媽的離婚故事為題拍攝影片,除了想重新了解媽媽當時的心境;也想要提醒大眾,新住民若離婚,常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若又被限制不能跟媽媽見面,也造成親子關係的裂痕,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協助。
透過蹲點計畫,黃翊庭修補和媽媽的關係,她也首度和外婆、媽媽一家人拍了全家福照,也重新認識越南。過去曾擔心會不會因為有越南媽媽被歧視,現在有自信,能得意地說出「我媽媽是越南人」。
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台灣.心南向」計劃,以越南為主,由新二代、新住民與台灣大學生組成5組蹲點團隊,回到新二代母親的故鄉越南,蹲點2週體驗當地生活,並記錄拍攝出自己視角中的越南,也將於28日在中華電信學院板橋所舉辦第一屆「蹲點‧台灣‧心南向」交流分享會。(編輯:陳清芳)10604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