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還是艷陽 有線電視拚重生
有線電視收費爭議專題(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31日電)NCC推動多元付費,盼有線電視市場正向發展,但國內多數頻道缺乏站上殘酷舞台的實力,若收視戶「只點清冰配紅豆」,有線電視產值下滑,恐更難擺脫夕陽產業命運。
全台有線電視目前有500多萬戶,每戶每月繳交約新台幣500元左右的費用,整體市場營收一年上看300億元,但在OTT百花齊放、中華電信MOD勢力崛起的威脅下,有線電視逐漸流失客群,「剪線潮」恐在台灣上演。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年底審議通過「有線電視多元選擇付費機制規劃」草案,賦予收視戶「單頻單選」的權利,不再只能「統包付費」,點燃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簡單來說,根據草案的規劃,目前除了一個費率吃到飽的「大碗公」形式仍存在,還有不得高於200元、含13個基本頻道的「清冰」方案,用戶可以只吃清冰,或是往上一個一個頻道加料(單頻單選),也可以選擇加上系統業者或頻道業者自組的頻道套餐。
業界分析,草案的規劃將賦予收視戶更大的權力,頻道商能自組套餐,並為套餐定價,將擁有更大議價能力,能直接面對有線電視訂戶,以優質內容爭取消費者支持,進而吸引廣告主資金挹注,可望帶來市場正向循環。
然而,系統業者卻私下表示,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是對的方向,「但能否帶動市場正向發展,完全是要看頻道商的真材實料,能否吸引不看有線電視的人回來電視機前」。
系統業者擔憂,「如果推了新的付費機制後,觀眾都只吃清冰,再單點紅豆,更慘的是用戶數沒增加,結果既有用戶還改吃清冰,這樣整體產值收入一定掉」。
衛星廣電公會秘書長陳依玫認為,消費者繳交收視費是為了看節目,但十幾年來,做節目的電視台卻沒有收到錢,且動輒陷入被移頻、異動、砍授權金的寒蟬效應。
她表示,2018年是台灣影視內容產業能否升級的關鍵年,盼透過新的方案,把頻道商長期「被消失」的製播資源,「還給我們做節目、提升勞動條件,成就穩定的台灣影視內容人才庫」。
三立電視曾製播「命中注定我愛你」、「犀利人妻」等膾炙人口的偶像劇,認為不能只單靠電視存活,三立電視資深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張正芬表示,面對媒體趨勢的變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共同努力培育創作人才,運用整合行銷,開拓跨頻多螢的國內外市場,才是創造媒體產業最高產值的正面影響力。
消基會董事卓政宏觀察,在過去20年的惡劣環境中,很少有好的頻道出現,「一個產業過去都是在偷錢,一大堆頻道都不知道在幹什麼,如果比喻整個市場產值是100元,90元都被咬走了,就算真的做好節目的頻道,也只能搶剩下的10塊錢」,他認為,國內頻道成長還需要一點時間。
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邱家宜則比喻,「衣服買太多,可以刺激紡織業成長,但影音過度消費,卻會造成品質低劣」,把資源集中在好的頻道,就能改變過去「大家都有飯吃,但是都吃得不太營養」的局面。
不爭的事實是國內有線電視環境長期僵化穩定,面對OTT、MOD等對手強勢來襲,系統台自知需要改革增加競爭力,但認為分組付費不一定只能走「降價」這條路。
另一位不具名的系統台業者表示,社會大眾一直忽略台灣10年來物價飛漲,但有線電視收視費卻穩定維持新台幣500多元上下,甚至每年調降。
他舉例,國外有線電視的收費模式,像是HBO家族頻道收費近20美元,比台灣的有線電視資費還貴,但是在台灣卻能用一大包如此實惠的價格看到HBO,希望各界能共同討論出一套有利產業生態健全發展的收費模式,而不是只單純從「降價」的立場出發。
隨著數位匯流發展,有線電視的戰場不只在電視,還包括寬頻、OTT、居家安全、甚至醫療照護等方向,急欲擺脫夕陽產業的有線電視,能否轉生成豔陽?還有待產業革新思維、政策發揮智慧。1061231
延伸閱讀》收視戶弱勢難扭轉 最怕只能回頭吃到飽
延伸閱讀》NCC分組付費草案 單一資費將走入歷史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