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際儒學先驅 狄培理為西方研究亞洲奠基

2017/7/16 20:36(7/16 20: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近日去世的國際漢學權威狄培理研究儒學多年,曾主持東方經典翻譯計畫,為美國的亞洲研究奠定良好基礎,畢生致力史學研究,搭起儒家與當代世界的橋樑。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的漢學研究,是西方學子認識儒學的窗口,他參與編撰的教材,至今仍是歐美大專生認識儒家文化所必讀,他還曾主持哥倫比亞大學東方經典翻譯計畫,翻譯逾150本典籍,為美國的亞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學問相當嚴謹的狄培理,儒學研究始自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他的博士論文經過長達40年的增修,才正式出版,可見他作學問的態度。他也常廣邀學者交換意見,切磋有關新儒家的見解,引領東、西方學術的焦點和潮流。

雖然1970年代因「屆齡」退休,但他從未真正退休,熱愛教學的他持續授課,同時指導學生碩博士論文,繼續將其對亞洲文化、漢史學的愛傳遞給下一世代。他關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自由、民主觀念,對儒學有闡揚之功,也不乏誠懇的批評。

狄培理認為,儒學傳統並未將自由等概念轉化為法律制度,保護基本的公民權益,儒家君子不像西方的先知,沒有上帝賦予的感召力,儒學也未具備西方教會般的權力。除此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君子」與人民脫節,社會影響有限。

生前獲獎無數的狄培理,2014年曾獲得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在白宮接受美國總統接見,表彰其對人文學術研究的傑出貢獻,去年再榮獲第二屆唐獎「漢學獎」殊榮。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唐獎基金會去年公布「唐獎」漢學獎得主時,仍沿用過去華文圈使用的「狄百瑞」譯名,但後來狄培理透過友人向唐獎基金會表達,希望藉此機會在華人社會將「狄百瑞」正名為「狄培理」。

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楊自平也表示,還好去年唐獎基金會在狄培理教授生前幫他正名,彌補了狄培理教授的遺憾。10607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