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清大研發新材料 助電池更小更輕續航佳

2017/4/11 11:39(4/11 13: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手機等3C電子產品當道,產業極力追求體積更小、電量更高的電池,清大團隊研發紅磷材料,有助於提升鋰電池充電量,能做出更小、更輕、續航力更佳的電池。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段興宇的團隊研發出全新電池材料「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更用它做出全球第一個紅磷為負極的全電池,也就是可實際使用的電池,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Nano Letters」,美國化工界影響力最大的科普雜誌「美國化學化工新聞」(C&EN news)也撰文報導。

段興宇表示,鋰離子電池廣泛使用於3C商品,但一次充電能使用的量遲遲無法提升,關鍵在於負極使用的石墨材料電容量已達極限,過去曾有學者想以理論電容量達石墨7倍的磷來替代,但磷雖然可蓄存的電量高,但幾乎不導電,即使好不容易把電充進去,只要充放電幾次,磷材料就會因急劇膨脹而破碎。

團隊耗時1年多,實驗數百種材料後,終於發展出溶液合成法,使用三碘化磷為原料,在室溫下只要5分鐘就可合成出「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電導率瞬間提升為原來紅磷的100億倍,且這種新材料在經過數百次充放電後,仍然穩定不破裂。

論文第一作者、清大博士生張維中透露,成功關鍵在於「反向思考」,以往研究人員嘗試合成奈米磷化物時,多使用高溫下才能釋放磷的前驅物,他在一次偶然實驗中,試用沸點較低的前驅物「三碘化磷」,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重新設計實驗,成功在室溫下製造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也是全球首例在室溫下合成出紅磷奈米材料。

段興宇表示,磷是地表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便宜易取得,使得新材料的潛力無窮,若改用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可做出更小、更輕、續航力更佳的新材料電池,目前團隊已著手申請專利,未來將嘗試把摻碘的紅磷奈米粒子應用在鈉離子電池上,希望降低大型儲能電網的成本與提高可用的電容量,為新一代電池研發帶來革命性突破。10604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