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寶島鯝魚節 鄒族漁獵工具出籠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5日電)嘉義縣阿里山鄉「寶島鯝魚節」今天登場,部落長老示範鄒族背籠、漁筌、漁網等漁獵工具編織,立委高金素梅盛讚活化鄒族祖先傳統智慧。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莊信義表示,達娜伊谷(Tanayiku)位於曾文溪上游,全長18公里,鄒語意為「忘記憂愁」的地方,也是山美部落的傳統漁場。
這處「忘憂谷」早年被外人侵入毒魚、電魚,造成溪谷中魚蝦枯竭,在部落長老登高一呼下,村民自組河川巡守隊,成為全國第一處以社區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公園。
一手催生村落文化計畫的高金素梅,今天目睹來自達邦、新美及山美部落的長老,親手示範鄒族背籠(yungku)、漁筌(yungu)、編網(bitees)、背袋(keupu)的編織,讚不絕口。
高金素梅表示,鄒族漁獵工具編織,活化了鄒族祖先的傳統智慧。她認為部落文化的保存、傳承與推廣,是非常嚴肅且沉重的議題。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為了學習鄒族河川文化,今年8月舉辦「溯行達娜伊谷」營隊,以田野調查方式採錄部落文化,今天也在現場舉辦微電影、漁獵器具編織成果展。
高金素梅對於部落青年、研究生以部落觀點記錄部落文化,並使用鄒語、華語、日語及英語等4種語言發音,表示極高的興趣。
中正大學台文創應所長江寶釵表示,師生們深知阿里山鄒族文化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未來希望能進一步將阿里山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強化國際語言敘事,成為觀光產業國際升級的典範。
今天的鯝魚節開幕儀式,有鄒族古謠吟唱、舞蹈劇等表演;部落教室主持人溫英傑、也是台文創應所碩士生,指導山美國小學童成立的「心曦望」樂團,演奏弦樂更是獲得滿堂彩。
山美村長安麗花表示,鄒族藝術在地扎根,需要長期而持續的耕耘,她希望未來的園區除了傳統歌舞表演之外,更可以增加新的選項,為園區觀光增加軟實力。105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