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食蚊魚防登革熱 台灣鬥魚最佳

2015/9/11 16:1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登革熱疫情升溫,許多學校在生態池、水塘等放養食蚊魚類,教育部今天建議,本土種的台灣鬥魚,食蚊效果最好,也較不會影響生態。

許多學校都設置生態池,作為生命教育和美化環境用途,但遇到登革熱疫情,反而變的棘手。許多學校深怕水塘滋生病媒蚊,紛紛放養大肚魚、孔雀魚等食蚊魚,但上述都是外來種,如果過度放養,恐怕會破壞台灣生態平衡。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長陳雪玉表示,教育部請教環保署和學者專家後,建議學校考量本身環境和水質,盡量放養本土種的台灣鬥魚,不僅較不會破壞生態,效果還比較好。

陳雪玉引用學者研究指出,每6小時雌魚食蚊(孑孓)量,大肚魚最差,僅15到34隻;孔雀魚為57到68隻;台灣鬥魚則是65到68隻。

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調查,至今天中午12時,全國各級學校入夏以後的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累積至771人,以國小最多。10409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