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聖嬰負向機制踩煞車減弱颱風強度
2015/8/18 11:15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8日電)過去研究認為,聖嬰現象發展有利強颱生成。台師大和台大研究團隊發現,因聖嬰年西赤道太平洋海域水底冷水抬升的負向機制幫忙「踩煞車」,颱風蘇迪勒強度也因此減弱。
台灣師範大學今天舉行學術成果發表會,由台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副教授鄭志文、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林依依主導的研究團隊,與夏威夷大學教授王斌進行跨國合作,分析近50年颱風資料,解開聖嬰年期間颱風強度演化之謎。
鄭志文表示,過去研究認為,聖嬰發展時,西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偏東,偏暖海水有利颱風發展,加上颱風生成地點距離陸地較遠,有利於強颱生成,但統計分析結果卻顯示聖嬰年期間颱風未有特別顯著增強趨勢。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研究團隊利用衛星觀測資料、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海洋再分析資料等相關資料,配合海洋數值模式的執行,估算不同情境下颱風的強度變化,結果發現聖嬰年西赤道太平洋海域次層冷海水淺化關係,可以幫忙「踩煞車」,解開聖嬰年颱風強度演變之謎。
鄭志文指出,雖然聖嬰發展有利颱風發展,但由於聖嬰年西赤道太平洋海域次層冷海水淺化關係,也就是海水底下的冷水提升,不利於颱風發展,這樣的負向回饋機制幫忙「踩煞車」,減弱颱風強度,若缺少負向機制,聖嬰年期間的颱風恐增強為平常年的149%,而颱風蘇迪勒也是因負向機制而減弱強度,否則恐對台灣造成更大危害。10408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