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產科救濟 醫糾補償拚立法

2015/5/18 21:3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8日電)產婦死胎案的輿論聲援醫師大於病家,產科界盼藉此案促使醫糾法三讀,未來每個醫師月付約新台幣1000元,共同分攤補償費用;但醫勞盟反對衛福部的版本。

「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經立法院多次朝野協商,最後保留1條條文,衛福部本週力拚三讀。日前醫勞盟卻透過「OPEN DPP-開放中常會提案平台」,網路連署超過1萬人,要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攔阻草案。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指出,衛福部版本的補償基金財源是醫療機構每年6000億醫療費用的千分之1,大約6億元由全台4萬個醫師分攤,診所醫師每人月付800到900元,醫學中心1100元,相較於醫療訴訟動輒千萬元賠償壓在醫師個人肩上,參加醫糾補償制度比較能分散風險。

衛福部已辦理生育事故救濟,分攤產科醫師遭遇產婦難產、死產、殘障或死亡事件時被告求償的風險,黃閔照樂見救濟範圍能擴大到所有醫糾案件,卻遭到部分醫界人士批評。

醫勞盟在臉書上主張反對衛福部版本的理由,包括病家拿了錢還可能再提告;即使沒錯,補償金中的30%還是要由醫院及醫事人員支付;如果醫師沒錯,補償金給了病家有可能拿不回來等。

衛福部徵詢醫、法界人士的意見,做了部分妥協,醫糾補償原則是沒錯不必補償,醫療疏失與病人損害「有因果關係」或「無法排除因果關係」則要補償。希望立法院本會期能通過,建立醫糾補償制度,使病家能在申請受理後4個月內,獲得最高200萬元死亡補償金,減少曠日廢時的醫糾訴訟。10405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