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亞吳嘉昭:看到電子材料AI新機會 對下半年有信心

2024/6/19 11:17(6/19 12: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圖)表示,占公司營收比重將近一半的電子材料,已看到AI在內的多項新機會,對於今年下半年營運成長充滿信心。中央社記者曾仁凱攝 113年6月19日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圖)表示,占公司營收比重將近一半的電子材料,已看到AI在內的多項新機會,對於今年下半年營運成長充滿信心。中央社記者曾仁凱攝 113年6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9日電)南亞今天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去年公司營運狀況相當不好,但公司營收占比最高的電子材料,已看到AI人工智慧在內的多項新機會,對於今年下半年營運成長充滿信心。

吳嘉昭表示,5、6月是電子業的傳統淡季,但南亞大陸昆山廠的電子材料產線稼動率目前已達到85%,台灣也有7成以上,其中環氧樹脂、銅箔基板等稼動率已達滿載的高水準,他對於下半年成長充滿信心。

回顧去年表現,吳嘉昭指出,因為疫後庫存調整,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加上美國對大陸科技技術管制趨嚴,南亞電子材料去年包括銷售量、價格都較2022年衰退。

吳嘉昭表示,南亞現在已看到幾個新的發展機會,包括從5G到6G等通信技術升級,會促進相關材料進一步發展;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也會需要更耐高壓的材料;還有AI的大型語言模型(LLM)訓練,需要低損耗的材料支援;以及半導體先進封裝,需要線路更細、介電層更薄的新材料。

今天股東會一開場,吳嘉昭直呼去年是辛苦的1年,南亞去年營收新台幣2597億元,年減26.8%;稅後純益63.1億元,更比2022年大幅縮水80.3%,創下2012年以來的近11年獲利新低,也是公司上市以來第2低,換算每股純益0.8元。今天股東會通過每股派發現金股息0.7元,股利配發率達87.5%。

吳嘉昭說明,南亞旗下包括塑膠加工、化工、聚酯和電子材料等4大產品事業,其中化工、聚酯事業,皆因為大陸新增產能陸續開出,造成市場供給過剩,外溢到海外地區,價格競爭激烈。外加大陸房地產問題未解,以及通膨排擠服飾消費,需求面萎縮,營運相當辛苦。

不過吳嘉昭表示,公司產業布局廣,雖然短線碰到風浪,但經營基礎穩健,看好今年下半年會有好成績。

塑膠加工產品方面,南亞近年陸續跨入醫療、電子用材料、新能源車等新應用領域,並拓展高階產品及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獲利穩定。加上電子材料現在占公司營收比重已將近一半,接下來看到許多新機會,吳嘉昭對於公司後勢成長充滿信心。(編輯:楊凱翔)11306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