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時代雜誌評選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 唐鳳黃仁勳入列

2023/9/7 22:06(2024/4/18 14: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時代雜誌7日公布「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名單,數位部長唐鳳(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右)皆在列。(中央社檔案照片)
時代雜誌7日公布「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名單,數位部長唐鳳(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右)皆在列。(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時代雜誌(TIME)今天公布「人工智慧(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TIME 100/AI)名單,數位部長唐鳳雀屏中選,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台裔美國聯邦眾議員劉雲平也榜上有名。

這份名單分為4大類,分別包括領導者(Leaders)、創新者(Innovators)、塑造者(Shapers)及思想家(Thinkers),唐鳳名列塑造者類別。

名單包含許多全球知名人物,例如人工智慧公司xAI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公司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以及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

時代雜誌報導,唐鳳身為台灣數位發展部的首任部長,其任務可謂相當艱鉅。自2022年上任以來,這位由「公民駭客」轉型為政府官員的唐鳳不僅要努力確保台灣的「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還要設法應對人工智慧給台灣新興民主帶來的風險和機遇。

報導指出,儘管全球各地的許多政治人物都致力設法保護民主,免受人工智慧黑暗面的影響,但唐鳳正在探索如何利用AI來強化民主,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監管方面。

今年稍早,她與國際非政府組織「集體智慧計畫」(Collective Intelligence Project, CIP)合作,並推出「對齊大會」(Alignment Assemblies)專案。這個線上論壇讓公民能夠參與討論一系列廣泛議題,包括人工智慧的用途、倫理、監管和影響等。

這個論壇使用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參與者可挑選有興趣的主題來參與討論,並透過調查分享他們的觀點。調查將詢問參與者,他們是否同意「政府應放慢發展人工智慧的腳步」等。此外,數位部也將在台灣各地舉行AI相關議題的面對面討論。

唐鳳表示,這類合作計畫「使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更具擴展性。它還可以讓人工智慧的發展更加民主,因為有權決定AI應該如何運作的不僅是頂尖實驗室的少數工程師,還有人們本身。」

報導指出,事實上,台灣政府過去也曾採用這種協商方式進行治理,最值得注意的案例是在2015年,Uber引發計程車司機強烈反對一案,政府最終將民眾建議納入政策。唐鳳任內出現了一種粗略共識,包括公民參與和徹底的透明。她參加的會議經常被錄音、轉錄,並直接上傳到數位部的官網。這已成為她治理的核心支柱。

唐鳳說,「如果任何群體認為AI當前的發展路徑在某種程度造成傷害,導致我們所說的『知識不正義』(epistemic injustice)—也許他們是原住民族群,也許他們的學習方式與當前主流AI的訓練假設不同,也許他們有不同社會規範,那麼就要有一種方法,讓他們能達成粗略共識,就像我們針對Uber議題所做的那樣。」

他還說,「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重新訓練AI模型,或與AI服務供應商合作,量身訂做可滿足當地民眾需求的AI,而非要求民眾適應主流AI正在做的事情。」

針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時代雜誌報導,黃仁勳秉持著自小追求視覺效果的熱情,在1993年創立了輝達(NVIDIA)。該公司最初的使命是為日益奇幻且強調身歷其境感受的遊戲製造顯示卡。如今,位於加州聖克拉拉(Santa Clara)的輝達已成為推動AI革命微處理器的全球主要生產商,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中狂飆191%。今年8月底,輝達的市值甚至達到1.1兆美元。

隨著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的爆炸式成長,市場對輝達晶片的需求也大增,輝達於8月4日推出最新的GH200處理器,大幅縮短演算訓練時間。

黃仁勳今年5月在台北國際電腦展表示,「我們已經來到新運算時代的轉捩點,現在人人都是程式設計師,你只需要對電腦下達指令就可以了。」

時代雜誌(TIME)「人工智慧(AI)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TIME 100/AI)名單如下:

領袖類(Leaders)

●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執行長達瑞歐(Dario Amodei)及總裁丹妮耶拉 (Daniela Amodei)兄妹
●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公司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
●谷歌(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
●中國搜尋引擎百度(Baidu)執行長、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李彥宏
●法國新創公司Hugging Fac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戴蘭格(Clement Delangue)
●谷歌(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營運長萊拉.伊布拉欣(Lila Ibrahim)
●人工智慧公司xAI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
●開發自動駕駛貨車技術的新創公司Waabi執行長暨創辦人厄特珊(Raquel Urtasun)
●美國大數據分析公司帕蘭泰爾技術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卡普(Alex Karp)
●OpenAI首批投資者、新創公司Inflection AI共同創辦人、知名創投家霍夫曼(Reid Hoffman)
●OpenAI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
●美國矽谷知名創投家安德立森(Marc Andreessen)
●英特爾(Intel)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總經理李維拉 (Sandra Rivera)
●AI新創公司Coher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葛梅茲(Aidan Gomez)
●美國矽谷知名創投家葛羅斯(Daniel Gross)
●創新工場(Sinovation Ventures)董事長暨執行長李開復(Kai-Fu Lee)
●微軟(Microsoft)首席科學家狄文(Jaime Teevan)
●人工智慧教育公司DeepLearning.AI創辦人吳恩達
●微軟(Microsoft)技術長暨執行副總史考特(Kevin Scott)
●輝達(Nvidia)執行長、總經理暨共同創辦人黃仁勳
●雲端軟體巨擘Salesforce 人工智慧部門執行長史宗瑋(Clara Shih)
●美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Scale AI執行長暨創辦人王大仁
●新創公司Inflection AI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蘇雷曼(Mustafa Suleyman)
●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創辦人瑞伯特(Marc Raibert)

創新者類(Innovators)

●知名科幻小說家姜峰楠
●知名作家暨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編劇查理.布魯克爾(Charlie Brooker)
●知名音樂家荷莉.赫恩敦(Holly Herndon)
●非洲人工智慧研究與產品實驗室Lelapa AI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莫伊洛亞(Pelonomi Moiloa)
●獨立流行歌手格萊姆斯(Grimes),本名克萊兒.布夏(Claire Boucher)
●人工智慧輔助遠距醫療新創公司Curai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柯斯拉(Neal Khosla)
●多媒體藝術家丁金斯(Stephanie Dinkins)
●人工智慧藝術家鍾愫君(Sougwen Chung)
●人工智慧生成影片公司(Runway)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瓦倫祖拉(Cristobal Valenzuela)
●知名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導演之一、電影製作人黎利.華卓斯基(Lilly Wachowski)
●建置人工智慧系統的印度非營利組織Karya執行長邱普拉(Manu Chopra)
●南非人工智慧數據新創公司Amini執行長暨創辦人卡洛特(Kate Kallot)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副教授歐伯邁爾(Ziad Obermeyer)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公司Character.AI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沙澤爾(Noam Shazeer)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公司Woebot Health創辦人暨總經理達西(Alison Darcy)
●人工智慧保險公司Kettle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曼寧(Nathaniel Manning)
●人工智慧紡織品分類回收公司Refiberd技術長暨共同創辦人古普塔(Tushita Gupta)
●人工智慧輔助藥物開發公司Exscientia執行長暨創辦人霍普金斯(Andrew Hopkins)
●塞內加爾藝術家雷貝茲(Linda Dounia Rebeiz)
●人工智慧搜尋引擎公司You.com執行長暨創辦人索澈(Richard Socher)
●美國麻州最大醫院系統Mass General Brigham首席數據科學官德雷爾(Keith Dreyer)
●人工智慧人才招募公司Moonhub執行長暨創辦人南希.徐(Nancy Xu)
●日本人工智慧漫畫家Rootport

塑造者類(Shapers)

●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尼爾森(Alondra Nelson)
●英國先行者人工智慧工作組(Frontier AI Taskforce)主席霍加斯(Ian Hogarth)
●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
●加密通訊軟體Signal總經理惠塔克(Meredith Whittaker)
●谷歌(Google)研究、技術與社會(Research, Technology & Society)資深副總裁曼宜卡(James Manyika)
●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共同創辦人暨政策主管克拉克(Jack Clark)
●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公司OpenAI全球事務副總裁馬坎朱(Anna Makanju)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工智慧部長歐雷瑪(Omar Al Olama)
●藝術家馬克南(Kelly McKernan)
●慈善組織「施密特未來」(Schmidt Future)共同創辦人施密特(Eric Schmidt)
●歐盟執委會(EC)執委兼行政副主席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
●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伊蘇(Anna Eshoo)
●非洲內容審核者聯盟籌辦者馬森格(Richard Mathenge)
●人工智慧民間社會組織Encode Justice創辦人暨總經理雷瓦努爾(Sneha Revanur)
●人文科技中心(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董事哈里斯(Tristan Harris)
●演算法正義聯盟(Algorithmic Justice League)創辦人布蘭維妮(Joy Buolamwini)
●機器智慧研究所(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尤德科夫斯基(Eliezer Yudkowsky)
●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人工智慧及地緣政治計畫(Director of the AI & Geopolitics Project)主持人哈定(Verity Harding)
●美國聯邦眾議院台裔眾議員劉雲平
●歐洲數位權(European Digital Rights)高級政策顧問錢德(Sarah Chander)
●非政府組織(NGO)資訊韌性中心(Centre for Information Resilience)副總裁亞科維茨(Nina Jankowicz)
●渥華尼人工智慧公司(Wadhwani AI)共同創辦人羅麥許.渥華尼(Romesh Wadhwani)及蘇希爾.渥華尼(Sushil Wadhwani)兄弟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資訊技術實驗室幕僚長塔巴希(Elham Tabassi)
●非營利組織「人工智慧安全中心」(Center for AI Safety)執行董事韓卓克斯(Dan Hendrycks)
●英國智庫Centre for Long-Term Resilience人工智慧政策負責人惠特爾斯頓(Jess Whittlestone)
●美國監視器產業研究公司IPVM創辦人霍諾維奇(John Honovich)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思想家類(Thinkers)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名譽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李飛飛
●認知科學家比爾哈尼(Abeba Birhane)
●谷歌(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共同創辦人暨首席通用人工智慧科學家萊格(Shane Legg)
●人類智慧(Humane Intelligenc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周德里(Rumman Chowdhury)
●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教授曾毅
●非營利組織分散式人工智慧研究協會(Distributed AI Research Institute)創辦人暨執行董事蓋布魯(Timnit Gebru)
●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安納伯格學院教授克勞馥(Kate Crawford)
●谷歌(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執行董事柯立(Pushmeet Kohli)
●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公司OpenAI共同創辦人暨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教授崔葉金(Yejin Choi)
●Meta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
●謀智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研究員拉吉(Inioluwa Deborah Raji)
●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泰格馬克(Max Tegmark)
●蒙特婁機器學習演算法研究所(Montreal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lgorithms)科學總監班吉歐(Yoshua Bengio)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教授班德(Emily M. Bender)
●法國新創公司Hugging Face人工智慧倫理科學總監密契爾(Margaret Mitchell)
●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執行副總謝瑞(Paul Scharre)
●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公司OpenAI協調團隊共同召集人雷克(Jan Leike)
●聯合研究中心(Alignment Research Center)創辦人克里斯提諾(Paul Christiano)
●微軟印度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India)首席研究員巴利(Kalika Bali)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教授羅素(Stuart Russell)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納瑞雅南(Arvind Narayanan)及博士候選人卡普(Sayash Kapoor)
●谷歌(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研究總監、Deep Learning Indaba創辦人夏奇.穆罕默德(Shakir Mohamed)(譯者:施施、陳彥鈞/核稿:徐崇哲)11209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