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德國設廠面臨人力不足 當局立法靠外籍人才填缺口
(中央社德國德勒斯登7日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德國加緊在東部薩克森邦打造「薩克森矽谷」,當地嚴重依賴外籍人力來填補短缺的情況料惡化;專家更示警,台積電將在此設立歐洲首座晶圓廠的計畫,將令問題雪上加霜。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歐洲聯盟(EU)為分散供應鏈和降低對台灣晶片過度依賴,今年4月協議、7月通過「歐盟晶片法」(EU Chips Act),將動員430億歐元(約新台幣1.5兆元)公共和民間資金投入晶片產業,讓歐盟半導體產出在2030年達到全球的20%。
而在東德時代是當地微電子產業中心的薩克森邦(Saxony),如今在這項發展居核心地位。包括英飛凌(Infineon)、博世(Bosch)、 X-Fab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半導體業者都已在當地設廠,使得薩克森邦目前年產100萬片晶圓,占歐洲晶片產量的1/3。
隨著「薩克森矽谷」(Silicon Saxony)加緊鞏固其歐洲主要半導體中心的地位,上述企業也都在德國政府大規模補助支援下計劃擴大業務。其中英飛凌正在蓋一座50億歐元工廠,博世正投資2億5000億歐元擴大在邦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的無塵室,格羅方德在德勒斯登的晶圓廠擴大產能也邁入第4年。
但愈來愈多在薩克森邦的高科技工廠已須高度仰賴外籍人力,來滿足大增的技師和工程師需求。在英飛凌位於德勒斯登的晶片廠,可見來自印度、中國和美國的員工走動,使得這裡看來更像一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而非工廠。
薩克森邦的半導體產業目前雇用7萬6000人,預計到了2030年人力需求將增至10萬人。然而薩克森邦經濟首長杜利希(Martin Dulig)表示:「我們這裡的投資案將創造額外5000至8000個職缺,但德國面臨嚴重技術人力短缺及人口萎縮,未來10年勞動人口將減少20萬。」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最近一份研究,在2021年6月至去年6月間,德國半導體產業人力短缺達6萬2000人,尤其在電機工程、軟體開發和機械電子等領域。
隨著台積電預計今年秋天也要在德勒斯登設廠,恐將加重短缺問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年6月在法說會上已表達相關疑慮,他說他擔心在德國可得人才短缺,「那裡確實存在缺口」。
經濟學家同意這點,並警告問題可能還會嚴重許多。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未來10到12年內,德國半導體產業28%的電機工程師和1/3的工程監督人員將達到退休年齡,恐怕將令業界目前普遍缺乏專業人力的情況惡化。
解決之道很可能得仰賴雇用更多外籍人力。德國政府已承認這點,並已通過法律,讓即使不具備德國專業認證的外國人才在德國就業程序更簡化,也讓外國人更容易取得德國國籍。
「薩克森矽谷」商會執行長貝森伯格(Frank Bösenberg)表示,他希望台積電的到來,會是大量外籍人才流入的催化劑。
他說:「這將是台積電在歐洲首座晶片廠,會大大提高歐洲、德國和薩克森邦,特別是德勒斯登在整個亞洲的曝光度,許多人也將首次認真考慮實際上搬到這裡。」(譯者:張正芊/核稿:陳政一)1120807
- 2025/01/27 20:23
- 2025/01/27 17:34
- 2025/01/25 09:22
- 2025/01/24 17:52
- 2025/01/24 16:32
- 2025/01/23 20:3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