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作家:美扶植半導體產業 應先將台灣視為盟友
(中央社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指出,美國正結盟志同道合國家打造半導體產業鏈應對中國威脅,但有台積電的台灣卻不在「友岸」名單上。美國若想發展具韌性供應鏈,台灣才是最佳盟友。
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撰文表示,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準備提供數百億美元獎勵來發展本國半導體產業,而台灣不僅是美國科技業最大買家,還透過台積電、鴻海等巨擘企業提供重要服務;因此美國若要打造晶片供應鏈,台灣會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然而,如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6日與「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對談時提到,他同意在美國推出政策拖緩中國半導體發展後,全球供應鏈會兩極化;但美國的「友岸」卻未包含台灣,他稱這是台灣的一種困境。
張忠謀指出,這是因為台灣被稱為最危險的地方。他引述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曾表示,美國不能全然仰賴台灣。
高燦鳴解釋,雷蒙多的考量是,台灣一方面是全球唯一尖端半導體製造中心,同時卻也是中國表態可能出兵侵略的目標。雷蒙多去年7月在美國媒體CNBC節目中說:「如果...美國無法再取得目前由台灣製造的晶片,這種情況很可怕。(美國會)立即陷入深度衰退。」
高燦鳴表示,雷蒙多所言有理,但張忠謀點出台灣不在美國「友岸」名單上,也值得注意。這份名單目前包括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儘管華府似乎沒有明確將台灣排除的政策,但如同張忠謀注意到,沒包含台灣似乎也是種政策暗示。
高燦鳴說,張忠謀還觀察到,美國半導體對外依賴程度其實沒有想像的高。按照張忠謀說法,若從供應鏈整體來看,包括晶片設計、軟體工具、材料、設備、智慧財產與製造,美國事實上掌握全球市場的39%。
然而,華府似乎只對晶片供應鏈中的製造環節著迷。「晶片法案」提供給半導體製造的資金,會占其中最大部分。美國一心一意要把晶片製造搬回美國,而在美國的生產成本是台灣的2倍;同時台灣卻被排除在美國信賴的「友岸」圈外,令人費解。更何況台積電支持美國政策,承諾投資4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
高燦鳴表示,張忠謀創立並曾任董事長及執行長的台積電,是目前世界最大掌控全球最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的企業之一。且張忠謀曾是代表台灣總統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特使,美國國會代表團來台訪問時也會與他會面,「因此當張忠謀說話時,拜登政府最好傾聽」。
高燦鳴說,美方或許首先應該記住,有關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沒有比台灣更好的朋友。台灣是美國相關材料、設備和設計工具最大買家,而台積電等台灣業者供應的服務,也協助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Broadcom)和英特爾(Intel)等美企在各自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高燦鳴指出,沒有其他企業能像台積電知道如何建設與擴大晶片製造廠;而台灣的鴻海則是世界最重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在複雜的供應鏈管理方面無與倫比,也正將生產工作從中國移往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等與美國志同道合的國家。
文章結論說道,美國若真正要致力於發展具有韌性且分散的全球供應鏈,有必要與有經驗、技能和領導力的夥伴合作。而這將需要美國先從稱呼台灣是「朋友」開始。(譯者:張正芊/核稿:陳正健)1120318
- 2024/11/21 19:57
- 2024/11/21 15:30
- 2024/11/21 13:55
- 2024/11/21 09:35
- 2024/11/20 13:43
- 2024/11/20 11:3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