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還想居家上班?傳統辦公模式掀質變

2023/1/27 10:32(1/28 10: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抗疫期間發展出的居家上班模式,後疫情時代是否延續?各有擁護與反對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抗疫期間發展出的居家上班模式,後疫情時代是否延續?各有擁護與反對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7日電)39歲的楊先生受僱於外商藥廠,疫情期間展開數月的居家上班,現在同事間已習慣數位溝通,認為「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好公事」;但多數台灣老闆卻想和員工「一週5日天天見」。

疫情近3年時間,不少公司曾採取遠端工作、可居家上班,甚至撤掉部分辦公室省租金,讓WFH(work from home,居家上班)成為常態的辦公模式。

如今疫情陰霾遠離,生活逐漸回到常軌,居家上班政策也告一段落。包括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臉書)、蘋果、Twitter等國際級科技業老闆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上班,一度引來不少美國員工反彈,甚至爆發離職潮。

台灣在疫情期間防疫得當,居家上班時間沒有國外那麼長,員工重回職場的抗力相對小。專家分析指出,兼具彈性與自由度的WFH工作模式,剛推出時多受到正面看待與追隨,而在多數人真正體驗過居家辦公一段時間後,對WFH的看法開始改觀,各有擁護與反對。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網友熱議的「職場評估要點」相關話題發現,關於WFH的優點,有網友表示,「光減少通勤碳排放就可以救地球」,還可以利用省下的通勤時間好好休息,對通勤族來說是一大福音。而「工作時間自由」也是WFH的優點之一,完成工作後就可自由安排時間,讓時間運用更有彈性。

但大多青睞「公司上班」的網友認為,「工作效率」會是一大問題。不少留言回應,在家工作不只沒有工作的氛圍,工作效率低,沒有上下班的感覺,也可能會遇到同事直接失聯;而家裡有小孩的家長表示,孩子是居家辦公的夢魘,寧願去公司上班。

至於管理階層想法如何,不少台灣老闆都對遠距上班持反對票,有高層私下表示,「徹底對遠端辦公失去耐心,遲早要重回正軌」;更有主管透露,居家上班對管理是很大的考驗,員工在家上班的心態「變得很被動」,需要交換意見時,更落得找不到人的下場。

不過,熟悉新創產業的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認為,「WFH這個趨勢不會走回頭路」,只要數位協作工具暢通,傳統辦公模式將掀起質變;但不同企業有各自優化的目標和產業特性,有些企業主習慣或必須仰賴實體場域互動,有些企業則偏好透過數位協作溝通。

他表示,台灣大哥大在疫情後仍維持每個月可居家上班10天的額度,未來甚至會開放更多天,許多主管跨縣市的會議都改成線上會議至今,可避免舟車勞頓、更有效率;且「台灣大客服部門也可在家值機」,並針對身障人士開放在家上班,也能配合家庭需求提供半職工作機會。

同為電信產業,遠傳電信的工作模式也越趨彈性,總經理井琪指出,貼合現在世代人才需求,提供彈性上下班時段,方便員工調配時間,且在不影響業務運作前提下,也提供「居家遠距工作」選項開放申請。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則說,「相較於管住員工的腳,比較在乎員工的心」;言下之意,對於何種上班模式都能接受,但應思考如何讓員工發揮效率與個人、團隊工作表現才是重點。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因疫情啟動的居家上班,儼然是一場大規模的企業管理社會實驗,不管企業主願不願意,僵化的辦公模式都已被打破,各行各業都在尋求最適合的職場新樣貌。台灣多數企業現在都開始實施混合辦公(hybrid work),綜合「遠距辦公」和「實體到公司上班」的優點,讓員工能更彈性的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

部分國際企業積極探索更新穎的工作模式,例如線上音樂串流媒體平台Spotify及旅宿訂房平台Airbnb都擁抱進階版「遠距辦公」,從WFH發展成WFA(work from anywhere),允許所有員工在任何他們想要的地方工作,更有助於平衡工作及生活。(編輯:張良知)1120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