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地緣政治三國志:美、歐、中國與台積電【書摘上篇】
(中央社網站)台灣人譽為「護國神山」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不僅是投資人關切標的,近年更因為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打亂供應鏈而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各國競相爭取它投資設廠。年初台積電召募具有國際關係、政經博士學位的分析師,更成為熱門話題。台積電的動見觀瞻,顯示半導體已不僅僅是高科技產業,而是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產業,制衡半導體產業,就等於制衡全世界。
報導半導體產業超過35年的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太田泰彥(Ota Yasuhiko)去年底發表新書《半導體地緣政治學》,中文版近日上市。太田從地緣政治角度切入,以半導體產業為核心剖析國際政治結構,分析美國、中國、歐盟、英國、台灣、新加坡、日本等半導體要角在這場未來戰爭的攻守態勢。
21世紀的半導體補貼競賽,猶如20世紀的美蘇軍備競賽,5G基地台、電動車、雲端數據中心、太空火箭、戰鬥無人機、反彈道飛彈系統等戰略項目都離不開半導體。為什麼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包攬半導體產業鏈?為什麼各國不惜代價招攬台積電設廠,台積電又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回應?有了台積電,就能高枕無憂嗎?
《半導體地緣政治學》從2021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主持的半導體執行長高峰會寫起,太田以媒體側寫的筆法開章,鋪陳美國為何決定打團體戰來對抗中國的半導體發展,如何招兵買馬,其他國家又如何善用自己在產業鏈上的槓桿力量,力求立於不敗之地。
財經記者的專業訓練,讓太田把複雜的半導體上下游關係、主要企業市占率、關鍵技術環節,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與簡潔的圖表梳理得得清清楚楚,外行讀者也能跟隨本書的布局、敘事動線,掌握半導體戰略脈絡,看懂新聞片段背後龐大的資訊含量與實質影響。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數位三國志開打:關鍵玩家的地理關係
請先在腦海中勾勒一張世界地圖,然後在上面標示出全球重要數位產業公司的分布位置。
首先,美國西岸加州的矽谷有Google、蘋果、臉書、英特爾等在此設置總公司,許多無廠半導體企業也匯集於此。同樣在西海岸北部的華頓盛州,則有亞馬遜及微軟的總部。
亞洲方面,中國的華為、騰訊等數位企業聚集在廣東深圳。從深圳沿著海岸稍微北上,是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總公司。與半導體相關的中國企業,多半把據點設在廣東、福建、浙江等東南沿海省分。
至於台灣,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圓代工廠,以及後段製程的廠商、設備製造廠、材料廠等,則集中在西部的新竹。
韓國有僅次於英特爾的全球第二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以及全球第三的SK海力士半導體。日本雖然在1980到1990年間勢力衰退,但在記憶體的製造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把這些公司的位置連結成線,作為貿易項目的半導體供應鏈輪廓就大致浮現。每一處據點都環繞著太平洋沿岸,跨太平洋地區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舞台。
霸權在虛擬空間裡競爭
把生產據點設在沿海地帶的優缺點是什麼?的確,沿海地帶十分便於商業貿易,但從地緣政治的觀點來看,受到侵略的風險也相對提升。考量美中在半導體問題間的對立,面海的據點愈多,愈會拉高緊張的程度。
尤其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是全球政情最緊張的水域。台海局勢一旦不穩,將會對全球和平罩上一層陰影。
傳統的地緣政治學是將海洋和地理位置作為國際政治的決定因素來進行研究。例如19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就是為了爭奪黑海的霸權而戰;又如,阿富汗地處連接歐亞絲路的要衝位置,自古以來即為大國之間的必爭之地。像這樣在歷史上,由於地理位置而左右國家策略,演變成經濟摩擦或軍事紛爭的事件不勝枚舉。
但在考量現代半導體的地緣政治時,我們不僅要注意實際上的地緣位置,還要關注國家和企業在虛擬網路空間的戰略。半導體不僅是可交易的商品,同時也是技術、專業知識和智慧財產權的無形結晶。
在環太平洋商品貿易的供應鏈背後,全球的技術霸權之爭已然開打。為了理解半導體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勢力關係,我們先把目光放在各國的內部運作與戰略上。
美國掌控半導體大權的兩個選擇
美國意識到自身國家安全的致命弱點,在於半導體的供應。由於缺乏半導體製造能力,美國在國際產業的水平分工上過度依賴台灣的台積電,這是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招致國家危機。
如果美國想要掌控半導體大權,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守護台灣,因為台灣有美國需要的半導體產業;另一個選項就是直接將台灣的晶圓代工廠移到美國去。
拜登政府早就眼明手快地朝這兩個方向進行。在軍事上,除了對台軍售,美國也讓司令部設在日本橫須賀的第七艦隊加強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並且和英國、法國、德國等歐盟主要大國合作,派遣軍艦到這個海域。
像是英國最強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就於2021年9月4日在橫須賀港靠岸,意在告訴中國,日美歐會攜手合作保障這地區的海洋安全。德國海軍巡防艦「巴伐利亞號」也刻意繞行過南海,這離上回德國派遣軍艦到太平洋已睽違近20年。
美國的另一個課題是如何強化國內的半導體製造能力。拜登可以說是近乎強制性地透過外交手段對台灣當局和台積電施壓,要求台積電答應在亞利桑那州設廠。同時,也轉身向韓國文在寅政府施加壓力,強迫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在美國進行相同的直接投資。這就是美國對亞洲的半導體產業所布下的網,再一鼓作氣地全部拉進國內。
此外,美國政府也要求國內的格羅方德等晶圓代工企業增加生產力,格羅方德公司在德國及新加坡都設有工廠,在拜登政府的請求下加速新加坡的設備投資。
出口禁令反而對中國有利?
拜登的策略或許會改變日後國際分工的趨勢。
無論這些「受邀」而來的企業在美國是否能賺錢,拜登的半導體策略就是先強迫他們來設廠,只要策略奏效,原本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就能集中到美國,強化美國境內的產業生態系統。
為了達到目的,美國政府必須拿出巨額的補助款去支援這些外來企業。雖然政府的財政負擔會因此變得沉重,但幸好美國的輿論普遍對中國懷有敵意,加上國內產業的確缺乏半導體等因素,讓政府可以正大光明地補助國外企業。只要這些外交政策和產業政策有一天能奏效,美國的半導體生產就能有飛躍性的成長。
拜登政府除了以上述做法「防守」供應鏈的同時,對於中國的「攻擊」也不曾鬆懈。他採取截斷糧草的攻勢,限制供應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物資出口。針對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海思半導體、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中微半導體設備(AMEC)等主要的中國企業,拜登仍持續採取出口禁令措施。
不過這個策略不可能永遠奏效。隨著中國半導體的自給率升高,制裁效果也會削弱,甚至反而為中國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產生推波助瀾的副作用。
究竟美國會先打倒中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會先自給自足?這樣的競爭同時也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書摘由野人文化授權,經中央社節錄整理)(編輯:王靖怡) 11108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